结构力学(下册)
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作者:潘旦光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土木工程类系列教材

定价:36元

印次:1-1

ISBN:9787302426936

出版日期:2016.04.01

印刷日期:2016.03.29

图书责编:秦娜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按照《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编写,分上、下两册,共分12章,除绪论外主要内容包括平面体系的几何构造分析、静定结构受力分析、虚功原理与结构的位移计算、力法、位移法、力矩分配法、矩阵位移法、影响线、结构动力学、结构的稳定计算和结构的极限荷载。 本书理论系统、例题全面且通俗易懂,可作为本科土木、桥梁、水利等专业的结构力学教材,也可供上述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潘旦光,男,博士,研究员,博导。工作经历:2012.7~至今 北京科技大学,研究员;2006.7~2012.7 北京科技大学,副研究员;2010.9~2011.9 Missour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访问学者;2005.7~2006.7 北京科技大学,讲师;2003.8~2005.7 清华大学土木系防灾减灾研究所,博士后。教育经历:2000.3~2003.8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1997.9~2000.3 武汉大学(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获硕士学位。1993.9~1997.7武汉大学(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获学士学位。自2006年开始主讲《结构力学》。目前已发表论文40多篇。�

本书根据《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编写,分上、下两册出版。上册包括绪论、平面体系的几何构造分析、静定结构受力分析、虚功原理与结构的位移计算、力法、位移法和力矩分配法; 下册包括矩阵位移法、影响线、结构动力学、结构的稳定计算、结构的极限荷载。书中加“”部分为进一步加深和拓宽性质的内容,可供不同专业的需要和不同层次学生选用。 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很多学生常觉得似乎理解了结构力学基本原理,但难以运用原理解决问题,因此,本书以“独立思考,学以致用”为编写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本书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注重理论的系统性和时代性。书中内容覆盖了规范要求的全部内容,同时补充了近年来新型工程结构的力学计算原理。二、例题的自明性。对分析方法进行总结,强调关键的解题步骤,便于学生有章可循。同时,例题的编写尽量通俗易懂、图文配合,并详细说明关键步骤的注意点,并以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三、例题的全面性。将典型例题进行分类,总结应用基本原理解决不同结构类型的突破口,既使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和运用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又便于学生自学。 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参考和引用了国内外优秀的文献和教材。研究生于鑫和郭馨远整理了课后习题的答案。在此,编者对他们的工作表示感谢。 限于编者水平,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足之处,敬请广大专家、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15年12月

课件下载

样章下载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录

第8章矩阵位移法

8.1概述

8.1.1矩阵位移法的基本步骤

8.1.2坐标系及符号规定

8.2局部坐标系下的单元刚度矩阵

8.2.1局部坐标系下的梁单元

8.2.2连续梁单元

8.2.3局部坐标系下的杆单元

8.3整体坐标系下的单元刚度矩阵

8.3.1坐标变换

8.3.2整体坐标系下的梁单元

8.3.3整体坐标系下的杆单元

8.4结构原始刚度矩阵

8.4.1结点和单元编号

8.4.2对号入座法建立原始刚度矩阵

8.5边界条件处理

8.5.1边界条件的常用处理方法

8.5.2各杆的杆端力

8.6等效结点荷载

*8.7铰结点的处理

8.8矩阵位移法计算步骤和算例

8.8.1平面刚架分析

8.8.2连续梁分析

8.8.3平面桁架分析

8.9小结

习题

第9章影响线

9.1移动荷载与影响线的概念

9.2静力法作单跨静定梁的影响线

9.2.1静力法作影响线的基本步骤

9.2.2简支梁的影响线

9.3静力法作静定结构的影响线

9.3.1间接荷载作用下梁的影响线

9.3.2静定桁架的影响线

9.4机动法作静定梁的影响线

9.5影响线的应用

9.5.1求荷载作用下的影响

9.5.2最不利荷载位置

*9.5.3简支梁的内力包络图和绝对最大弯矩

9.6连续梁的影响线

9.6.1静力法

9.6.2机动法

9.6.3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