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25元
印次:1-2
ISBN:9787302410393
出版日期:2015.09.01
印刷日期:2016.02.03
图书责编:张瑞庆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的指导思想编写而成,目的在于通过不同层面引导学生对计算思维的理解。 本书分为4章。第1章计算机工作原理及组成,回答计算机是什么,是如何组成及如何工作的。第2章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回答计算机如何表示信息,完成信息到数据的转换。第3章数据的组织与管理,回答如何计算与应用,在底层描述微观数据对象的表示及操作,在顶层完成宏观数据对象的表示与应用问题的求解。第4章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回答计算机如何协同工作,联网延伸了计算能力。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参考书。
担任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心副主任,课程负责人,副教授,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一直从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工作,主讲“大学计算机基础”和“程序设计基础”两门课,年均300学时,教学效果优秀。常年进行教学改革与研究,并成功用于教学中,为学校教改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校内第1,与工信部其他6所学校的老师共同参加教育部教改项目“理工类高校计算思维与计算机课程研究与教材建设”。主持省教改项目:基于计算思维的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软件著作权:2项主编教材:3部获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排名第1连续11年获得本科生优秀主讲教师奖及优秀课程负责人等奖励
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思维计算机作为工具已深度融合到其他学科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在当代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计算机学科的专门理论与独特技术及思维方式影响了其他学科的应用与科学研究。对于本科生来说,计算机科学所蕴含的思维方式尤为引人入胜。正确理解及运用计算思维,不仅可以很好地掌握计算机技术,还可以用之在其他学科开辟新的研究方法。在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的。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高等学校各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基本课程,是其他计算机课程的基础。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的指导思想,结合作者多年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材建设经验和教学经验,编写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思维》一书。 本书共分为4章,从不同的层面展示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思维方式,力图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对学生基本思维能力的构建,并通过拓展阅读,引导学生自学。 第1章计算机工作原理及组成,回答计算机是什么,是如何组成及如何工作的。 第2章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回答计算机怎么表示信息,完成信息到数据的转换。 第3章数据的组织与管理,回答怎么计算与如何应用,在底层描述微观数据对象的表示及操作,在顶层完成宏观数据对象的表示与应用问题的求解。 第4章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回答计算机如何协同工作,联网延伸了计算能力。 通过本书的学习,学生可以拓展视野,为程序设计等后续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且在各自的专业课学习中能够有意识地借鉴计算机科学的理念、技术与方法,能在较高的层次上利用...
1.1计算机工作原理1
1.1.1基于二进制的现代计算机1
1.1.2冯·诺依曼机及其基本工作原理3
1.1.3计算机系统的组成4
1.2计算机硬件系统5
1.2.1中央处理器5
1.2.2存储器6
1.2.3输入输出设备11
1.2.4总线与接口12
1.3计算机软件系统16
1.3.1软件系统的组成16
1.3.2操作系统20
1.4计算机技术的新发展21
1.4.1发展趋势21
1.4.2新型计算机22
1.4.3新兴技术23
习题25
第2章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28
2.1数制及数制转换28
2.2数值数据的表示33
2.3字符数据的编码36
2.4多媒体信息的编码40
习题47
第3章数据的组织与管理50
3.1数据结构50
3.1.1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51
3.1.2线性表56
3.1.3栈和队列60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思维目录3.1.4树和二叉树62
3.1.5图68
拓展阅读72
3.2如何管理数据75
3.2.1数据聚集成“库”——数据库和数据库系统75
3.2.2数据抽象与形式化描述——数据建模79
3.2.3关系数据模型83
3.2.4关系模型的自动化实现——关系数据库91
拓展阅读95
习题96
第4章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104
4.1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104
4.1.1计算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