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55元
印次:2-7
ISBN:9787302462675
出版日期:2017.07.01
印刷日期:2021.10.15
图书责编:田在儒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 电路的组成及基本知识、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三相正弦交流电路、磁路与变压器、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典型电气控制电路7章。 本书的主要特色包括: 知识学习精选教学案例,鼓励学生在模仿中举三得一、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与步骤; 应用技能以图形加表格的方式给出,便于直观理解和对比学习,部分操作内容通过图示逐步引导。 本书适合机电和化工类高职高专在校学生、成人教育及函授学生、企业电气工作技术人员阅读使用,本书配套有系统化设计的学习课件和智学苑网上课堂资源。
一直希望有一本学生看得懂、教师喜欢用的书。 本书力求在保证知识体系完整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案例,探索应用技能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知识学习精选教学案例,鼓励学生在模仿中举三得一、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与步骤;应用技能通过图表逐步引导,便于直观理解和对比学习;为便于知识点的比较和期末复习,尽量以表格的形式给出章节小结。 一本学生能读懂的书,才是适合学生学习和使用的书。 一切,都期待学生和教师的检验。
前言 “电工基础”是一门电工类的技术基础课。课程内容涵盖电路元器件识别、电路物理量计算与测量、交直流电路分析、磁路与变压器、三相异步电动机、典型电动机电气控制电路、安全用电等。通过电路知识的学习、典型电气控制电路的功能分析与装接练习,积累装接技能维修方法,为将来从事机电设备的电气维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书针对高职高专工科机电大类学生编写。作为一本面向高职高专学生的技术基础课教材,本书在知识传承的基础上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重视学生技能训练的同时,关注他们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在内容编排上,尽量做到工程应用的技能性与知识点的系统性相结合。 全书章节整体构架为“学习目标→学习指导→学习内容→知识应用”,同时又根据具体内容调整编写风格。如针对理论知识为主的“电路分析方法”,按“方法探索→方法学习→方法应用→总结提高”组织教材内容; 针对应用技能为主的“典型电气控制电路”,则按“认识元件→电路组成→功能分析→电路装接→故障检查”安排学习进程。 本书把多年积累的教学案例有机地嵌入教材内容中。知识学习部分精选教学案例,给出案例目的,鼓励学生在模仿中举三得一、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与步骤; 应用技能部分以图形加表格的方式给出,便于直观地理解和对比学习,有些操作内容,做到了图示逐步引导。 本书建议学时为72~80学时,教师可根据专业特点和实训设备情况适当调整。 本书由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王民权担任主编并负责统稿。教材的第3~8章由王民权编写,第1章由应力恒编写,第2章由梅晓妍编写。 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参考了一些经典的本科教材和优秀的高职教材; 采纳了出版社编辑的很多重要的意见...
目录
第1章电路的组成及基本知识
1.1电路的组成与基本物理量
1.1.1典型电路应用实例
1.1.2电路的概念
1.1.3电路中的物理量
1.2认识电阻元件
1.2.1电阻的种类与规格
1.2.2电阻的作用
1.2.3电阻的特性
1.2.4电阻的基本使用
1.3认识电容元件
1.3.1电容的种类与规格
1.3.2电容的结构与作用
1.3.3电容的特性
1.3.4电容的串并联
1.3.5电容的基本使用
1.4认识电感元件
1.4.1电感的种类与规格
1.4.2电感的结构与作用
1.4.3电感的特性
1.4.4电感的串并联
1.4.5电感的基本使用
1.5认识电源
1.5.1电压源及其特性
1.5.2电流源及其特性
1.6电路物理量的测量
1.6.1电流的测量
1.6.2电压的测量
1.6.3功率的测量
1.6.4电能的测量
1.7基尔霍夫定律的学习与应用
1.7.1电路模型中的术语
1.7.2基尔霍夫定律及其应用
本章小结
习题1
第2章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2.1电阻的联结与等效
2.1.1实际问题
2.1.2电阻的串联
2.1.3电阻的并联
2.1.4电阻的混联
2.1.5电阻星形联结与三角形联结的等效变换
2.2电源的等效变换与应用
2.2.1方法探索
2.2.2电源等效变换及其应用
2.3支路...
案例教学,图示逐步引导。
适合工科类高职高专在校学生、成人教育及函授学生,企业电气技术人员
配套系统化设计的学习课件,智学苑网上课堂。
关键词:电路 电动机 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