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础
本书是浙江省高校重点教材建设项目中的自动化类高职高专系列教材之一。 下方资源下载处点击样章下载,可查看本书精彩章节展示, 服务邮箱200595764@qq.com

作者:王民权、应力恒、梅晓妍

丛书名:高等职业教育电类专业规划教材 电气自动化系列

定价:35元

印次:1-3

ISBN:9787302332787

出版日期:2013.09.01

印刷日期:2015.07.29

图书责编:田在儒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是浙江省高校重点教材建设项目中的自动化类高职高专系列教材之一,教材内容根据《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制造大类》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标准的要求编写。 本书主要内容包含电路的组成及基本知识、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三相正弦交流电路、一阶电路的过渡过程、磁路与电磁铁、安全用电,最后通过两个工程实例对全书所学知识进行了综合应用。 本书适合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电子技术类专业高职学生使用,也可作为企业相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参考书。

一直希望有一本学生看得懂、继而喜欢用的书,本书就是这样一种尝试。 《电工基础》是自动化、机电大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书力求在保证知识体系完整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案例,探索应用技能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尝试通过模仿学习,帮助学生举三得一,掌握电路的分析方法;为便于期末复习和比较,尽量以表格的形式给出章节小结。 学生能读懂的书,才是适合学生使用的教科书。 一切,都期待授课教师、使用学生的检验。

“电工基础”是自动化、机械、电子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涵盖电路元件识别、电路物理量的计算与测量、交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过渡过程、磁性材料与应用、安全用电等。通过简单配电线路的规划与实施,为学生从事机电设备的电气维修积累调试技能和维修方法,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作为一本面向高职高专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教材,本书既考虑学生就业对技能要求的现实性,又关注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性; 既体现知识传承,又注重应用能力培养。在章节的安排和编写中,针对“知识传授、方法学习、技能应用”等不同的内容,尽量做到每个知识点与基本应用紧密结合。 全书的编写构架为“学习目标→学习指导→学习内容→知识应用→思考与练习→章节小结”,同时根据章节内容调整编写风格。例如,电路分析方法按“方法探索→方法学习→方法应用→总结提高”组织教材内容; 三相电路按“电源联结→负载联结→电量测量→相序判断”组织教材内容。 做任何事情都有方法可循,学习更不例外。我们深知,做一道题只能解决一个问题,而掌握一种方法可以解决一类问题。为此,我们精选了教学案例,给出了案例目的,强调分析问题的方法与步骤。 本书学时建议为72~80学时,可根据专业特点适当调整。 本书由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王民权担任主编,负责制定编写大纲并提出各章的编写思路。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应力恒、梅晓妍担任副主编。教材的第3~7章由王民权编写,第1章和第8章的8.2节由应力恒编写,第2章和第8章的8.1节由梅晓妍编写。全书由王民权统稿。 本书用了3年的时间进行编写,并进行了多次修改,但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不妥之处在...

课件下载

样章下载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录

第1章电路的组成及基本知识

1.1电路的组成与基本物理量

1.1.1典型电路应用实例

1.1.2电路的概念

1.1.3电路中的物理量

1.2认识电阻元件

1.2.1电阻的种类与规格

1.2.2电阻的作用

1.2.3电阻的特性

1.2.4电阻的基本使用

1.3认识电容元件

1.3.1电容的种类与规格

1.3.2电容的结构与作用

1.3.3电容的特性

1.3.4电容的串并联

1.3.5电容的基本使用

1.4认识电感元件

1.4.1电感的种类与规格

1.4.2电感的特性

1.4.3电感的结构与作用

1.4.4电感的串并联

1.4.5电感的基本使用

1.5认识电源

1.5.1电压源及其特性

1.5.2电流源及其特性

*1.5.3受控源及其特性

1.6电路物理量的测量

1.6.1电流的测量

1.6.2电压的测量

1.6.3功率的测量

1.6.4电能的测量

1.7基尔霍夫定律的学习与应用

1.7.1电路模型中的术语

1.7.2基尔霍夫定律及其应用

习题1

第2章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2.1电阻的联结与等效

2.1.1实际问题

2.1.2电阻的串联

2.1.3电阻的并联

2.1.4电阻的混联

2.1.5电阻星形联结与三角形联结的等效变换

2.2电源的等效变换与应用

2.2.1方法探索

2.2.2电源等效变换及其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