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导论教程(第3版)
以 “一个本质核心,三条内容纲领” 来组织课程,力求使学生在短短的十几周里对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科学能够有入门性的、较全面的认识。

作者:黄思曾

丛书名: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教材·计算机基础

定价:49元

印次:3-9

ISBN:9787302476849

出版日期:2017.09.01

印刷日期:2025.07.30

图书责编:郭赛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和同类的教材相比,本书的特点在于以“一个核心、三条纲领”来组织教学内容。计算机的核心功能是数据处理,计算机科学要提供数据表示和数据加工表示的理论、方法、技术,并最终在计算机系统上实现。 全书共分7章,内容包括认识计算机和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系统组成、计算机软件系统、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数据表示方法、数据加工表示方法、计算学科的知识领域。 按照本书的体系,初学者容易理解在后续课程中展开的专业概念,并关注专业课程之间的内在关联。 本书既适合作为高等学校的教材,也适合有兴趣了解计算机科学概貌的读者阅读。

本书是作者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自第一版出版以来,本书已被多所高校选作教材,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本次再版,作者增加了有关信息安全的内容,以便更好地满足教学需求。

出 版 说 明 我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近年来发展迅猛,应用所学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必备能力。 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对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的质量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现在,很多高等学校都在积极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模式,涌现出一大批非常优秀的精品课程。 为了适应社会需求,满足计算机教育的发展需要,清华大学出版社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编写了本套教材。本套教材从全国各高校的优秀计算机教材中精挑细选了一批很有代表性且特色鲜明的计算机精品教材,把作者对各自所授计算机课程的独特理解和先进经验推荐给全国师生。 本套教材特点如下。 (1) 编写目的明确。本套教材主要面向普通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学生,使学生通过本套教材,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训练。 (2) 注重编写理念。本套教材的作者均为各校相应课程的主讲教师,有一定的经验积累,且编写思路清晰,有独特的教学思路和指导思想,其教学经验具有推广价值。本套教材中不乏各类精品课程的配套教材,并力图把不同学校的教学特点反映到每本教材中。 (3)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本套教材贯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书中许多必须掌握的理论都将结合实例讲述,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易教易用,合理适当。本套教材编写时注意结合教学实际的课时数,把握教材的篇幅。同时,对一些知识点按照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最新精神进行合理取舍与难易控制。 (5) 注重教材的立体化配套。大多数教材都将配套教学课件、习题及其解答、实验指导、教学网站等辅助教学资源,方便教...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录

第1章认识计算机和计算机科学1

1.1计算机是数据处理机1

1.1.1数据1

1.1.2信息2

1.1.3数据处理3

1.1.4数据处理机4

习题5

1.2计算机科学6

1.2.1理解计算机科学6

1.2.2算法8

1.2.3用计算机解决数据处理问题10

1.2.4计算机系统的发展历程14

习题15

1.3机内信息表示基础——二进制数16

1.3.1位置记数法16

1.3.2P进制数17

1.3.3数制的转换规则17

习题19

1.4关于计算学科及其专业19

1.4.1计算学科的由来19

1.4.2计算学科下属专业的划分19

本章小结21

第2章计算机系统的组成22

2.1四大功能部件22

2.1.1内存22

2.1.2中央处理器27

2.1.3外部设备30

2.1.4总线41

习题43

2.2计算机程序44

2.2.1机器指令45

2.2.2程序存储原理47

2.2.3冯·诺依曼结构体系50

习题52

2.3计算机系统52

2.3.1硬件和软件52

2.3.2计算机系统的几种应用模式54

习题57

本章小结58

第3章计算机软件系统59

3.1软件系统59

3.1.1软件系统的组成59

3.1.2应用软件示例60

3.1.3获得软件的途径64

3.1.4软件版权保护65

习题66

3.2操作系统66

3.2.1操作系统的目标66

3.2.2进程和中断67

3.2.3操作系统的资源管理功能68

3.2.4作业的管理调度方式70

3.2.5I/O设备的输入输出控制... 查看详情

本书是作者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自第一版出版以来,本书已被多所高校选作教材,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本次再版,作者增加了有关信息安全的内容,以便更好地满足教学需求。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