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58元
印次:1-3
ISBN:9787302533283
出版日期:2019.08.01
印刷日期:2021.01.20
图书责编:闻祥军
图书分类:教材
管理会计作为内部报告会计,帮助企业或组织实现会计的内部控制、绩效评价等治理功能,为管理者提供决策管理服务。《管理会计》主要内容有三部分:管理会计基础理论与方法,包括总论、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管理会计职能,包括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和考核与评价等;管理会计新领域,包括作业成本会计、战略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内容翔实、案例丰富、实用性强,注重岗位技能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方便教与学,每章都设有学习要点及目标、核心概念、引导案例、阅读资料和自测题。 《管理会计》适合作为财经类普通高校学生、社会自考、考证等人员的教材使用,还可以作为经济管理类人员培训和学习参考用书。
《管理会计》编写人员多年从事管理会计教学,并指导校企合作学生实践,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编写中力求简明、实用,注重案例教学。章前有引导案例,节后和章后有阅读资料,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章后辅以自测题和案例分析训练,以方便学生复习巩固。
总 序 教材是教师执教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范本,因此教材是教学质量的基本要素,而教材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学本科专业要培养具有会计专长,服务于企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及其他非营利组织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会计人才。作为规范教学内容的教材,必须充分体现这一培养目标的要求,力求实现会计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有机统一。然而,由于人才需求类型的日益多元化,教材建设也面临理论、方法与技能等如何有机结合的困惑,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仍存在目标定位不够清晰,理论与方法、理论与技能关系处理不恰当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以至于对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如何根据会计学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编写更加体现培养目标要求的高质量教材是摆在会计教育界的一项重要课题。 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该系列会计学系列教材,正是基于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紧密结合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的最新发展编写而成的。该系列教材涵盖“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学”“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学”“企业财务管理”“会计信息系统”“银行会计”“税务会计”“审计学”等会计类专业核心课程。该系列教材由双元教育集团和清华大学出版社共同发起组织,由山东科技大学、齐鲁工业大学、烟台大学、临沂大学、山东交通学院等与“双元教育”合作培养会计学本科生的高校教师携手合作完成。参加该系列教材编写的教师皆是长期从事会计学研究和教学的一线教师,他们对会计学科发展趋势和学术前沿具有较好的把握,尤其是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熟知高等院校会计类课程的实践要求和...
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节 管理会计的定义 2
一、国外会计学界对管理会计定义的
观点 2
二、国内会计学界对管理会计定义的
观点 4
三、财政部对管理会计的定义 5
第二节 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 5
一、管理会计的历史沿革 5
二、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 7
三、会计转型和管理会计的发展
方向 8
第三节 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 10
一、管理会计的基本假设 10
二、管理会计的目标 11
三、管理会计的内容与职能 12
第四节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关系 13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 13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14
第五节 管理会计职业和管理会计师的
?职业道德 15
一、管理会计职业 15
二、管理会计师的职业道德 16
本章小结 18
自测题 19
第二章 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法 23
第一节 成本性态分析 24
一、管理会计中的成本概念 24
二、成本的分类 25
三、成本性态分类 26
四、成本性态分析原理 30
五、成本性态分析的方法 31
第二节 变动成本法 38
一、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
概念 38
二、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
区别 39
三、两种成本法分期营业利润差额的
变动规律 42
四、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及该法在
实践中的应用 44
本章小结 47
自测题 48
第三章 本量利分析 53
第一节 本量利分析概述 54
一、本量利分析的概念和意义 54
二、本量利分析的假定条件 55
三、本量利分析的模...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