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36元
印次:2-6
ISBN:9787302546146
出版日期:2020.05.01
印刷日期:2024.07.11
图书责编:田在儒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国民素质教育”的要求,针对大学生人际沟通与社交礼仪存在的不足,具体介绍语言沟通及礼仪、非语言沟通及礼仪、服饰礼仪、接访礼仪、宴会礼仪、求职礼仪、跨文化沟通及涉外礼仪等人际沟通与社交礼仪必备知识,并通过强化应用实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本书既可以作为普通高等院校、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和毕业教育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大学生人际沟通与社交礼仪行为规范的指导手册,并为广大社区居民和社会待业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耿燕: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物流师培训师。北京市丰台职成教育集团经管系教师,北京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师资库骨干培训师,长期从事高等学历和高等职业教育及企业培训,主要承担《人际沟通与社交礼仪》《市场营销》《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现代推销策略与艺术》等方面的教学。编写出版《包装设计》(第二主编)、《人际沟通与交流》(主编)、《市场营销》(主编)、《物流市场营销》(副主编)等教材。
序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教育,特别强调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00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做了准确的表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提出了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并对深化道德教育,引导、推动道德实践养成等方面做出了具体安排,充分说明了通过教学推动礼仪学习在现代社会道德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普及和应用礼仪知识,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强化公民文明行为的基础。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劳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内涵丰富,从定位角度来看,“素质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灵魂是思想道德教育,重点是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功能角度来看,“素质教育充分考虑人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精神和个性差异,注重形成健全的人格”;从价值取向角度来看,“素质教育关注人的‘能力、创造性、潜在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并以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作为核心价值”。 目前,我国已进入全...
第一章导论1
第一节人际交往概述2
一、 人际交往及其要素2
二、 人际交往的重要意义3
三、 人际交往的原则4
第二节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9
一、 沟通的含义与形式9
二、 人际沟通的特点10
三、 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的关系10
四、 影响人际沟通的主要障碍11
第三节人际交往与社交礼仪15
一、 礼仪的概念16
二、 礼仪的分类17
三、 礼仪的基本原则18
四、 社交礼仪的基本内容19
五、 社交礼仪与人际关系的构建20
第二章语言沟通及礼仪26
第一节语言沟通的类型及特点26
一、 语言沟通类型26
二、 选择正确的沟通方式28
第二节有效的语言表达技巧30
一、 语言表达原则30
二、 语言表达的礼仪与技巧32
第三节电话礼仪33
一、 打电话的礼仪33
二、 接电话的礼仪34
三、 手机礼仪36〖1〗〖1〗目录〖1〗第四节信函礼仪37
一、 内容与格式37
二、 回复与管理40
三、 特殊的公务信函41
第五节网络礼仪44
一、 网络活动的原则44
二、 网络礼仪45
第三章非语言沟通及礼仪49
第一节非语言沟通的特点与类型49
一、 非语言沟通的特点50
二、 非语言沟通的类型51
第二节正确解读非语言沟通56
一、 正确解读肢体语言56
二、 正确解读其他无声沟通61
三、 正确解读说话语气及音色62
第三节举止礼仪63
第四节改善肢体语言的技巧66
一、 改善目光语的技巧66
二、 改善身体姿势的技巧67
第四章人际沟通中的服饰礼仪72
第...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