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145元
印次:1-2
ISBN:9787302573920
出版日期:2021.08.01
印刷日期:2022.08.12
图书责编:曹诗悦
图书分类:学术专著
著作在厘定生态语言学学科发展历程及两大研究范式的基础上,将经过再发展的“韩礼德模式”界定为一种新兴的具有独立范式地位的话语分析模式——“生态话语分析”。以“多元和谐,交互共生”生态哲学观为指导思想,拓展并延伸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中的经验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和逻辑功能理论,描述了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及物性系统、语气系统、评价系统、主位系统、衔接与连贯系统、逻辑关系系统等,为新兴话语分析模式建构了一种具有普适性和可操作性的理论体系——“生态语法”。
何伟,北京外国语大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主持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优秀教师,宝钢优秀教师;已发表170多项成果,包括SSCI、CSSCI论文80多篇,专著9部;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生态语言学专业委员会会长,英汉语篇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会长;Journal of World Languanges创刊及联合主编。
《生态话语分析新发展研究》一书,又名《生态话语分析理论与实践》,系2019 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资源数据库建设及汉外对比研究”(编号:19ZDA319)的成果之一。 “生态话语分析”系生态语言学学科领域的一个主要研究范式,发展自其中的“韩礼德模式”。自Haugen 于1970 年首次提出“语言生态”(ecology of language)概念以来,生态语言学发展至今已有50 年的历史。1970 年至1990 年间,“豪根模式”为生态语言学领域的一个主要研究范式,主要探讨语言及其环境之间的关系。1990 年,Halliday 在世界应用语言学大会上指出语言对于环境问题有着重要的影响,并倡导语言学界开展相关研究,进而在改善环境这一社会实践活动中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自此,生态语言学的另一个主要研究范式,即“韩礼德模式”兴起;该模式聚焦语言的生态性,与聚焦语言生态的“豪根模式” 形成互补。“韩礼德模式”最初主要关注语言系统本身,尤其是词汇—语法层面的生态特征,但鉴于这方面的研究发现很难应用于生态问题的解决,因而学界的关注点逐渐转移至话语的生态性方面。至于如何揭示话语的生态性,学界目前主要借鉴批评话语分析、积极话语分析、多模态话语分析等在话语分析领域已比较成熟的范式来展开。然而,这些范式兴起的时代背景与当今社会之生态文明转型背景不同,适用的社会领域及要解决的问题也与当今社会发展阶段及面临的主要矛盾不尽一致。换言之,社会的发展以及学科的发展呼吁新的话语分析范式的诞生。 鉴于此,本书致力于新兴话语分析模式的发展,即在回顾生态语言学学...
1.1 引言 ???????????????????????????????????????????? 1
1.2 生态语言学缘起 ????????????????????????????????????? 2
1.3 生态语言学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 5
1.3.1 发展历程 ????????????????????????????????????????????????????????????????? 5
1.3.2 研究现状 ????????????????????????????????????????????????????????????????? 9
1.4 生态语言学研究现存问题 ???????????????????????????????? 15
1.5 生态语言学学科体系的融合与发展 ???????????????????? 17
1.5.1 学科体系构建 ??????????????????????????????????????????????????????? 17
1.5.2 融合思路探讨 ??????????????????????????????????????????????????????? 19
1.6 结语 ??????????????????????????????????????????????????? 21
第2 章 “生态话语分析”... 查看详情
特色:理论建构与实例分析并重,理论指导意义和应用实践价值高。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