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图书详情
语言测评效度理论新发展研究
作者:刘建达、刘晓华、贺满足
丛书名:新时代外国语言文学新发展研究丛书
定价:108元
印次:1-1
ISBN:9787302573173
出版日期:2021.08.01
印刷日期:2021.10.08
2014 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测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要科学设计命题 内容,测试的成绩要真实可信,即强调“效度”的重要性。但系统介绍语言测评效度理论 的专著颇为不足。本书首先简要回顾20 世纪重要的效度理论,而后详细介绍21 世纪效度 理论和效度验证方法的新发展,同时通过效度验证示例进行分析,并对今后的语言测评效 度的研究做展望,以期为系统描摹语言测评效度框架发展添砖加瓦。
more >2014 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测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要科学设计命题内容,测试的成绩要真实可信。这些强调的都是测试的效度。其实,在测试的开发、实施过程中,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就是测试的信度和效度,如今效度也逐渐成为语言测试研究中最为基本的概念之一。效度的概念和理论从20 世纪20 年代产生起至今也经历了各种演变。国内外有关效度和效度理论的研究论文不少,但系统介绍语言测试效度理论的专著却颇为不足。国外类似的专著也大都是论文集,而国内目前还没有一本系统介绍语言测试效度及其理论,尤其是21 世纪语言测试效度理论发展的专著,这也是我们撰写此书的缘由。 本书对20 世纪的效度理论,包括一些极为重要的效度理论,例如Messick 的整体效度理论,只作简单介绍,而主要详细介绍21 世纪效度理论和效度验证方法的新发展。本书第1 章为绪论,首先对效度的定义以及发展进行阐述和介绍;然后回顾20 世纪效度理论的发展,尤其是《教育与心理测试标准》的各个版本对效度的界定以及对语言测试研究和实践的影响;接着对21 世纪语言测评效度理论的新发展进行概述。第2 章对语言测评效度理论近20 年(2000—2019),尤其是近10 年的核心语言测评效度理论进行更加详细的介绍,主要包括基于论证的效度框架、Cizek 的修订框架、Hubley & Zumbo 的修订框架、社会认知效度框架、基于证据的效度验证、行动理论视角下面向改革的测试效度框架、公平效度框架、评价使用论证框架等。 效度理论的发展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研究效度的方法也与信息技术发展有很大关系,心理和教育测量的统计方法以及测量工具的发展和现代化都为效度理论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书第3 章主要对近10 年来语言测评效度验证的主要方法(包括统计方法)进行详细介绍。该章首先介绍了针对测试分数解释和使用各推理环节(包括评分、概化、解释、外推、使用和影响)的效度验证方法;然后介绍了效度验证中的一些主要统计方法,例如概化理论、Rasch 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结构方程建模、项目功能差异分析等;最后针对现代信息技术在效度验证中的使用作了介绍,包括认知诊断测试、决策树和眼动技术的应用。 如何在实际情况中开展测试的效度验证?如何将目前主流的效度理论运用在实际的测试效度验证中?在何种情况下使用哪种统计方法和技术手段?这些都是研究者关心的问题。本书第4 章便介绍了一些较为典型的语言测评效度验证实例,涵盖整体效度验证以及专门针对评分、概化、解释、外推、使用和影响各推理环节的效度论证。在呈现每项实例时,我们从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等方面进行介绍,并在结尾对该研究实例进行简短点评。 最后,第5 章对21 世纪语言测评效度理论的学术观点和发展,以及未来语言测试人员可能会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阐述,包括测试的公平性、测试的社会效度、形成性评价的效度以及语言能力量表的效度。 本书第1、5 章由刘建达撰写,第2 章由贺满足撰写,第3 章由刘晓华撰写,第4 章由三位作者共同完成,最后由刘建达统稿。本书适合广大语言测试与评价研究人员和相关领域硕、博研究生阅读。 在本书撰写过程中得到来自各方的协助。感谢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策划此系列丛书,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感谢审稿专家的真知灼见。 限于时间和能力,本书仍有诸多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刘建达 2020 年12 月 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