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118元
印次:1-2
ISBN:9787302573838
出版日期:2021.10.01
印刷日期:2023.03.07
图书责编:曹诗悦
图书分类:学术专著
本书对新世纪以来,尤其是近十年(2010—2019)的中国翻译史研究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分析,回顾了新时期中国翻译史研究的发展历程,总结了中国翻译史研究的丰硕成果,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全书分中国翻译史研究概述、近十年中国翻译史研究概论、近十年中国翻译史学理论研究成果、近十年中国翻译史研究方法发展与展望、近十年中国翻译史研究反思与展望等五大部分,纵横交错、点面结合,呈现了新时期中国翻译史研究的全貌。
段峰,四川大学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翻译史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四川省高校外语研究会会长,四川省翻译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四川省应用外语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研究、翻译史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次,出版学术专著2部,学术论文近40篇。
何为翻译史?这一研究领域名称中的“翻译”与“史”之间究竟是何关系——是翻译的历史,历史上的翻译,还是翻译与历史?翻译史是隶属于翻译研究学科的一个子领域,是横跨翻译学与历史学之间的交叉学科,还是历史学下辖的专门史的一个分支领域?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势必产生不同的答案,也因而将翻译史学者划分成不同的阵营。从学术传统来看,翻译研究领域的学者多将翻译史看作与翻译理论和翻译批评并驾齐驱的翻译学三大部分之一;历史学领域中尤其是热衷于研究跨国文化史、科学史和知识史的近代史研究学者则更倾向于将翻译史看作一种专门史的史学范畴。近十年来,翻译学界不断拓新的跨学科性与当代西方历史哲学领域的“修辞(或语言学的)转向”使翻译史越来越明显地成为两个学科之间的公共领域。翻译学界的学者不断地从历史学科借鉴可利用的史学方法,微观史、全球史、文化史、思想史及口述史、民族志等新的史学观和方法论相继成为翻译史论著的理论框架和书写实践,并由此诞生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史学界中关注近现代西方科学、思想、文化及学科知识体系之“西学东渐”的学者则将研究兴趣投射于知识跨国(transnational)翻译、旅行和流转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将历史上的译者、译著或翻译事件的钩沉作为探索中西文化交流史的方法或视角。在跨学科、多学科、交叉学科或超学科研究盛行的当下,不少学者主张跨学科学者应分清学科之间的主次关系,一方面坚守自己的学科本位,另一方面向其他学科寻求新的视角方法或问题解决方案。可以说,翻译与历史的视域融合与学术会通正处于一个继往开来的关键阶段。 就翻译学学科而言,中国翻译史研究的繁荣对学科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首先...
1.1 20 世纪的中国翻译史研究 ?????????????????????????????? 2
1.1.1 20 世纪初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2
1.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 世纪末 ???????????????????????? 5
1.2 21 世纪的中国翻译史研究 ????????????????????????????? 18
1.2.1 2000—2009 年翻译史研究 ???????????????????????? 18
1.2.2 2010—2019 年翻译史研究发展脉络 ??????????????????? 24
第2 章 近十年中国翻译史研究成果 ??????????????????????????37
2.1 近十年中国翻译史研究重要专著 ??????????????????????? 37
2.1.1 文学翻译史和翻译文学史?????????????????????????????? 37
2.1.2 实学翻译史 ??????????????????????????????????? 44
2.1.3 译学理论和翻译思想史 ?????????????????????????????? 46
2.1.4 翻译出版传播史 ????????????????????????????????? 52
2.1.5 翻译教学史 ????????????????????????...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