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118元
印次:1-1
ISBN:9787302624004
出版日期:2022.12.01
印刷日期:2023.01.06
图书责编:刘艳
图书分类:学术专著
本书梳理中外法律话语研究的发展脉络,特别是近十年来法律话语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揭示法律话语在具体的法律实践中的研究现状,尤其是在司法领域中的话语现状及其话语分析研究,探讨其对法律实践的意义与价值。构建一个立体的司法法律话语研究框架,勾勒出一幅法庭审判中各个诉讼参与者的角色话语图像,探讨其特征和规律性的现象,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期客观地反映法律实践的现状,并进一步指导实践,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出建设性借鉴意见。
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律语言学。出版专著译著多部,主编参编教材多本,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主持国家、教育部、司法部及北京市社科项目多项;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中美富布赖特研究学者;中国政法大学钱端升讲座教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法律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律英语教学与测试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研究生英语教学研究分会常务理事等。
前言 语言是法律的表现形式,法律是语言的具体运用,法律与语言密不可分。作为新兴交叉学科,法律语言研究不仅是语言学理论在法律语境中的具体应用,也是从语言、社会及文化等层面为司法建设提供指导的迫切需求。鉴于法律与语言的密切关系,深入研究法律语言对于发展语言学和法学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语言学研究成果运用到法学研究中来,既是法学家们对自身研究范式的突破和创新,也是法学研究的新路径,更是语言学为法学研究提供的重要智力资源;同时,作为语言学新的研究领域,法律语言学也必然会丰富和启发更多语言学研究。2021年4月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作为一种重要的法律语言,法律话语是法治文化的重要载体,法治文化的建设离不开法律话语的运用和实践。在我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推动“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等新时代背景下,对法律话语的系统研究将更具现实意义。 法律话语是法律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侧重实践当中、使用当中的法律语言,尤其是法律话语研究领域的话语。国外的法律话语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是随着西方社会语言学、语用学等语言学理论的发展、话语分析方法以及语音识别、笔迹鉴定等研究手段的成熟而诞生的,也是为了顺应司法实务界对于专业语言专家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我国法律话语研究源于20世纪90年代外语界学者对西方法律话语研究的引介,并于21世纪的前十年结合国内司法实践进行了本土化探讨;近十年来,国内法律话语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无论是研...
第1章 绪论 ……………………………………………………1
1.1 法律话语研究的意义…………………………………1
1.1.1 助力法学研究…………………………………………3
1.1.2 丰富语言学研究………………………………………6
1.1.3 助推法治建设………………………………………8
1.2 法律话语的研究对象…………………………………9
1.2.1“法律语言”与“法律话语”……………………9
1.2.2 司法领域中的法律话语…………………………24
第2章 法律话语国内外研究概述 …………………………27
2.1 法律话语研究的缘起………………………………27
2.1.1 理论基础:语言学的发展………………………28
2.1.2 方法论基础:研究方法的更新…………………32
2.1.3 实践基础:司法领域本身的需求…………………35
2.2 国外法律话语研究的发展阶段……………………40
2.2.1 初创期(20世纪70年代)………………………41
2.2.2 发展期(20世纪80~90年代)…………………42
2.2.3 深化期(21世纪以后)…………………………47
2.3 国内法律话语研究的发展阶段……………………52
2.3.1 酝酿期(20世纪90年代)……………………53
2.3.2 初创期(21世纪前十年)………………………54
2.3.3 深化期(2010年以后)…………………………57
2.4 法律话语研究的平台…………………………………68
2.4.1 专业学会与会议……………………………………...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