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58元
印次:1-7
ISBN:9787302537021
出版日期:2020.01.01
印刷日期:2024.10.28
图书责编:刘艳
图书分类:零售
本书旨在培养译者通过宏观思维、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调查研究,发现和解决翻译中的理 解、表达和变通问题的能力。本书的练习材料选自12份联合国文件,由青年译者翻译后,笔者按照联 合国的标准精心修改,并详加解释。译文修改过程显示,即使译者没有任何专业背景,只要学会思 考、学会查证,仍然可以接近甚至达到专业的翻译水平。本书传授的理念和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体 裁文件的翻译。 本书供打算从事或已经从事联合国文件翻译的读者学习参考,也可用作翻译专业的教材。
本书节选了作者参与翻译过的一些联合国文件作为练习材料,每个单元分为“学习要点”“背景说明”“练习和讲解”三大部分,旨在培养译者通过宏观思维、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调查研究,发现和解决翻译中理解(Comprehension)、表达(Expression)和变通(Adaptation)问题的能力。
本书旨在培养译者通过宏观思维、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调查研究,发现和解决翻译中理 解(Comprehension)、表达(Expression)和变通(Adaptation)问题的能力。 翻译包括三个行为:理解、表达、变通。理解是表达的基础,译者对原文的理解要接近、达到, 甚至超过作者的水平。理解包括了解写作背景和专业背景以及文本本身,如所有的概念、概念之间 的关系、句子之间和段落之间的关系;理解还包括对翻译情景的了解。 表达是指用读者可以接受的方式,把原作的意思或作者的意图忠实传递出来,包括只能表达 作者的意思或者原作中隐含的意思,不能添加译者自己的意思;还包括译文所使用的语言,如用 词、搭配、句子结构、衔接方式等,要符合译文读者的习惯,语言的风格与原文接近。 变通是指在直译存在困难的情况下,译者通过省略、补充、变换说法等手段,有效传递原文的 信息或者实现翻译的目的。 翻译中遇到的理解、表达、变通问题,主要通过宏观思维、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调查研究 来解决。 宏观思维能力是指译者能够在每次翻译活动中,即使委托人没有告知,也去主动探寻6个W和 1个H:Who is speaking to whom? About what? When, where and why? And how? 即原文的作者和 读者是谁,主题是什么,写作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原文的写作方式(指how,即语言风格)。 凡是值得翻译的文章,都不是无病呻吟,而是有感而发。译者只有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才能 真正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文章细节,仅仅从语言的角度分析原文是远远不能满足翻译需...
第2单元 联合国大会和经社理事会会议简要记录(二)............................................... 21
第3单元 联合国大会第三委员会会议简要记录............................................................... 44
第4单元 联合国大会第六委员会会议简要记录............................................................... 68
第5单元 《残疾人权利公约》缔约国会议简要记录....................................................... 82
第6单元 秘书长关于白化病患者面临的社会发展挑战的报告....................................... 99
第7单元 消除对妇女歧视委员会的结论性意见(一)................................................. 114
第8单元 消除对妇女歧视委员会的结论性意见(二)................................................. 131
第9单元 普遍定期审议工作组的报告......................................... 查看详情
景说明”“练习和讲解”三大部分,旨在培养译者通过宏观思维、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调查研究,发现和解决翻译中理
解(Comprehension)、表达(Expression)和变通(Adaptation)问题的能力。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