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7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688891
出版日期:2025.05.01
印刷日期:2025.05.14
图书责编:赵凯
图书分类:零售
"本书瞄准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与数字经济的结合,介绍人工智能影响下的数字经济理论新趋势和新路径。本书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和认知观,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视角分析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的基本内涵。就生产力而言,重点讨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的构成以及对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 从生产关系视角,重点探讨人工智能影响下的数字生产关系以及给政府、企业和个人所带来的转变。 本书对数字经济的各方面,尤其是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行深度阐述。特别是就数字产业化中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业数字化中人工智能技术如何赋能千行百业,在理论阐述的基础上,配合大量国内外的产业实践,使读者能有系统和全局的理解。同时,本书还对数字经济的重点领域进行深入分析,就数据要素市场、数字需求、平台经济、产业互联网、大模型、数字金融等展开深入介绍。本书还对人工智能治理、伦理安全和相关实践进行专门的阐述。本书在重视理论体系的严谨性同时,充分注重可操作性,力争通过大量产业实践案例,让学生能够做到思学并举、学以致用。 本书为战略性新兴领域“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可在全国高校本科教学中使用。 "
朱岩,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1994、1998年分别本科、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曾经担任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访问学者,美国朗塞尔利尔理工学院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产业区块链、产业互联网、产业数字金融等。朱岩教授目前兼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中国农村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产业数字金融技术应用实验室主任兼区块链分会理事长、中国信息化百人会成员等职务。
前言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正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变革,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人工智能作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关键性新型前沿技术和数字经济的重要战略抓手,被视为推动整个国家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人工智能正逐步渗透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 我国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变革,提出“数字中国”发展战略,《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强调建设数字中国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性,明确数字中国建设按照“2522”的整体框架进行布局。推动数字中国建设,是我国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历史机遇、推动经济建设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抢占新一轮科技竞争制高点的迫切需要。 数字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是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的全方位变革,从生产要素的角度看数据成为新生产要素,从生产力的角度看新质生产力成为生产力的新代表,新生产力必然要求新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数字经济的发展必然要建构在新的数字生产关系之上。本书提出了数字技术基础设施、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数字供给、数字需求、数字治理等五方面构成的数字经济“五因素”模型,对数字经济各领域进行了深入分析。 2022年,ChatGPT横空出世,生成式人工智能(AI)大放异彩,一波新颖的大模型应用程序应运而生,特别是在AI绘画、AI音乐、AI视频等领域的应用造成轰动。那么,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下的数字经济,在理论分析、技术迭代和应用领域、治理监管等方面会带来哪些革命性的改变?这也是本书思考...
第1章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概述
/
1.1人工智能发展状况/
1.1.1人工智能的概念/
1.1.2人工智能发展简史/
1.1.3人工智能技术分类/
1.1.4人工智能的热门领域/
1.1.5大模型的兴起/
1.1.6各国对人工智能的政策法规/
1.2数字经济发展状况/
1.2.1数字经济概念/
1.2.2国内数字经济发展状况/
1.2.3中国发展数字经济的优势分析/
1.3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的关系/
1.3.1人工智能与新质生产力/
1.3.2人工智能与数字生产关系/
1.3.3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治理/
1.4小结/
第2章人工智能所带来的认知革命: 数字哲学
/
2.1人类社会的演进方向/
2.1.1四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进程/
2.1.2数字时代的经济社会变革/
2.2从还原论到系统论: 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演化的东西方哲学的数字逻辑/
2.2.1工业哲学面临的互联网挑战/
2.2.2数字经济的发展逻辑/
2.2.3以广泛连接为基础的数字哲学/
2.3数字哲学: 面向数实空间的发展模式/
2.3.1网状人群: 数字经济的社会基础/
2.3.2数实空间+连接资源: 数字经济的价值基础/
2.4小结/
第3章数字中国的战略布局及发展机遇
/
3.1数字中国战略的形成过程/
3.2从“十四五”规划到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
3.3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