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念与教师专业发展
通过本书的阅读与学习,更新读者的教育信念,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和限度,厘清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和阶段,掌握教师专业成长的标准和要求,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专业的实习见习和教学实践与反思等教师专业成长途径,实现专业信念、专业知识和能力自主的专业发展。

作者:刘剑玲

丛书名:新时代网络教育融媒体教材

定价:4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572305

出版日期:2021.05.01

印刷日期:2021.06.18

图书责编:田在儒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以系统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和先进的教育观念为统领,紧密结合教师专业发展全过程,引导教师在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渐确立教育信念,最终实现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全书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着重论述了教师教育信念的发展及养成; 第二章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动力进行了阐述; 第三、四章分别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取向、原则、过程及标准等进行了探讨; 第五章侧重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限度分析; 第六、七章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路径。 本书可作为高等教育教育学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各类在职教师培训进修的专业教材使用。

刘剑玲 1987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2006年于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获教育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管理系,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成员、“广州市名校长培养工程”导师。独立编著出版《科学育儿新概念》、《社区发展与家庭教育》,参编《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程》,《现代教育学》等教材专著。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教师教育、幼儿园课程开发、家庭教育等。曾获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2000年);“华南师范大学教学先进个人”(2012年度、2016年度)等荣誉。

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第三十个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中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和兴教之源,教师所秉持的教育信念及教师的专业发展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世界性教育改革的浪潮,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成为时代“充满希望的信号”。 教师的教育信念是教师对一定教育事业、教育理论及基本教育主张、原则的确认和信奉,是教师教育行为的动力和专业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教师经过选择并用来指导自己教育行为的教育理念。教育信念建立在对教育价值认同的基础上,是与教育者的目标和行动密切关联在一起的。从教师自身来看,教育信念的养成要还原到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注重理性认知、实践反思和意志凝练,形成以教师自我专业发展为核心的认识、价值逻辑和根本路径。在教师专业成长中,观念比方法更重要。这并不是否认方法的重要性,而是强调方法必须要建立在有意义的教育价值指向上,应先明确教育是什么,教育为了什么,然后才是“如何教”的问题。 本书以系统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和先进的教育观念为统领,紧密结合教师专业发展全过程,引导教师在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渐确立教育信念,最终实现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本书可作为高等教育教育学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各类在职教师培训进修的专业教材使用。全书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着重论述了教师教育信念的发展及养成; 第二章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动力进行了阐述; 第三、四章分别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取向、原则、过程及标准等进行了探讨; 第五章侧重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限度分析; 第六、七章提出了教师专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录

第一章教师教育信念

第一节教师教育信念的内涵

第二节教师教育信念的发展

第三节教师教育信念的养成

第二章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动力

第一节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概念

第二节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第三节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

第三章教师专业发展的取向与原则

第一节教师专业发展的取向

第二节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则

第四章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及标准

第一节中外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理论研究

第二节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

第三节教师专业标准

第五章教师专业发展的限度

第一节“社会”的制约

第二节“教育”的限定

第三节“教师”的局限

第六章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路径(一)

第一节在教师教育中生长

第二节在教育实践中丰富

第三节在教育反思中深化

第七章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路径(二)

第一节在学习化教师组织中成长

第二节在教育智慧生成中成熟

第三节在教育研究中完善

232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本书提供了微课视频(扫描二维码观看),附有案例、拓展阅读和习题等多种素材,努力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构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路径,真正推动教师教育专业学习者核心技能的提升。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