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45元
印次:4-12
ISBN:9787302468257
出版日期:2017.05.01
印刷日期:2020.12.15
图书责编:孙晓红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共分为六个单元。前四个单元按文学作品的体裁分类,精心遴选古今中外优秀名篇供学生阅读,并配有相应的练习和写作知识,每单元中设立“文海拾贝”栏目,以帮助学生了解文学史的有关知识;后两个单元编排了实用写作和口才训练两项内容,突出技能训练,注重实际应用,是学生能力培养的理想用书。 本书既可作为普通本科院校、高等职业院校、成人高校学生的学习教材,亦作为供文学爱好者的参考图书。 "
本教材是在《大学语文》(第3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在修订的过程中,广泛征求了教师和学生的意见,较第3版《大学语文》内容更加丰富,特点更加鲜明,学习更加实用,是对第3版的提升,在修订过程中特别突出了以下特点。一是在编写体例上更加科学合理。本书区别于其他教材,自成体系。全书内容包括六个单元。前四个单元按文学作品的体裁分类,精心遴选古今中外优秀名篇供学生阅读,并配有相应的练习和写作知识。每个单元中设立“文海拾贝”栏目,以帮助学生了解文学史的有关知识。这样的编排,不仅注重个体知识的学习,而且突出了“线性”内容的介绍,让学生将作家作品放在文学史的坐标上予以定位,进行评析鉴赏,使学生对我国古代、现代文学发展的轨迹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对各种文体的产生与流变有一个清晰的印象;使学生更加具备一种“史”的观点与眼光,来审视文学精华,从中汲取营养。除文学作品阅读欣赏内容外,本书还安排了实用技能训练内容,如应用写作、口才训练等。这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又关注学生的情感培育,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应用写作和口才表达技能。这对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有重要的意义。二是在学生的学习上更加突出实用性。大学语文是公共基础课程,因此,理论知识不宜过多,而应以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陶冶学生的情操为主。本书立足学生实际,以读为基础,写为提高,读写结合,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将会有很大的帮助。文学鉴赏部分精选了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既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熏陶,也注重现代人文观念的思想启迪;语言交际部分和实用写作部分则根据当代大学生的需要,精选了经典案例和范文,进行仿真实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以适应当前人才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再 版 前 言 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外语、政法、艺术、教育等专业开设的一门综合性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实用型创新人才。 余光中先生认为,好的大学语文教材,“必须兼顾理想与实用,既有人文的意义,又合时代的精神”。大学语文主要开设于非中文专业,教材编写与教学过程要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和语文能力培养相结合。必须致力于文理融通,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审美情趣,使学生吸取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获得诸如热爱生命、尊重自然以及平等、包容、同情弱小等人文精神,进而在塑造高尚心灵、提升人格境界等方面发挥作用。 大学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讲解几篇作品或者是分析几位作家,也不仅仅是教学生学会写几种文体的应用文章,它应该是包括文学、美学、教育学、心理学、史学、写作学、艺术学等各门学科在内的大学阶段的语文总体教学。对于所有非文史专业的大学生,尤其是对理工科大学生来说,学好专业课固然重要,学好大学语文也同样重要。因为它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完善同学们应有的知识结构,在人类伟大的传统文化的陶冶下,努力做到文理渗透,使自己成为既掌握高深的专业知识,同时又具有丰富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合格的大学生。鉴于此,大学语文类课程在理工科大学中应该而且必须具有适当的地位,“大学语文”在理工科大学中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在当今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年代,一个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是不可能对审美感知、艺术情操一窍不通的,想象、灵感、诗意并不单单只属于艺术家。钱学森院士在“北京地区第四次思维科学研讨会”上...
第一单元 诗歌 1
诗经·谷风 1
国殇 3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
短歌行 6
归园田居·其一 7
将进酒 8
登高 10
山居秋暝 10
浪淘沙令 11
苏幕遮·碧云天 12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13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3
死水 15
神女峰 16
舟子的悲歌 17
相信未来 18
一棵开花的树 19
文海拾贝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 20
单元写作练习 诗歌欣赏 22
菩萨蛮 28
“五四”时期的优秀爱国诗篇 29
写作练习 31
【阅读参考书目】 31
第二单元 散文 33
郑伯克段于鄢 33
《论语》节选 36
《老子》节选 38
棘刺母猴 42
谏逐客书 43
货殖列传序 48
杨王孙传 50
登楼赋 53
祭十二郎文 55
给我的孩子们 58
随便翻翻 60
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 64
祝土匪 67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69
散文重要 73
拣麦穗 75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77
文海拾贝 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概况 79
单元写作练习 散文的写作技巧 82
望月独行 86
父爱无边 87
写作练习 88
【阅读参考书目】 89
第三单元 小说 91
精卫填海 91
白水素女 92
世说新语·任诞 93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节选) 94
青梅煮酒论英雄 99
王子安 100
观雅化闲游君子邦 102
为奴隶的母亲 104
边城(节选) 117
透明的红萝卜(节选) 127
两个朋友 ... 查看详情
一是在编写体例上更加科学合理。本书区别于其他教材,自成体系。全书内容包括六个单元。前四个单元按文学作品的体裁分类,精心遴选古今中外优秀名篇供学生阅读,并配有相应的练习和写作知识。每个单元中设立“文海拾贝”栏目,以帮助学生了解文学史的有关知识。这样的编排,不仅注重个体知识的学习,而且突出了“线性”内容的介绍,让学生将作家作品放在文学史的坐标上予以定位,进行评析鉴赏,使学生对我国古代、现代文学发展的轨迹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对各种文体的产生与流变有一个清晰的印象;使学生更加具备一种“史”的观点与眼光,来审视文学精华,从中汲取营养。除文学作品阅读欣赏内容外,本书还安排了实用技能训练内容,如应用写作、口才训练等。这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又关注学生的情感培育,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应用写作和口才表达技能。这对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有重要的意义。
二是在学生的学习上更加突出实用性。大学语文是公共基础课程,因此,理论知识不宜过多,而应以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陶冶学生的情操为主。本书立足学生实际,以读为基础,写为提高,读写结合,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将会有很大的帮助。文学鉴赏部分精选了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既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熏陶,也注重现代人文观念的思想启迪;语言交际部分和实用写作部分则根据当代大学生的需要,精选了经典案例和范文,进行仿真实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以适应当前人才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