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48元
印次:1-2
ISBN:9787302613480
出版日期:2022.08.01
印刷日期:2023.08.18
图书责编:梁媛媛
图书分类:教材
《审计基础与实务(微课版)》根据教育部新制定的高等职业教育财经大类专业教学标准和国家新颁布的审计法规编写而成。在内容上以审计工作流程为导向,分十个项目,层层递进,充分展现审计工作的全貌。十个项目分别为认知审计职业、接受审计业务委托、编制审计计划、评估与应对审计风险、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审计、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筹资与投资循环的审计、货币资金的审计、撰写审计报告。全书系统地展示了审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要领。《审计基础与实务(微课版)》提供了相应的微课配套资料,以二维码的形式呈现,扫码可以直接获取。为了方便教与学,《审计基础与实务(微课版)》还配有教学课件、习题答案等教学资源。 《审计基础与实务(微课版)》既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会计、审计专业和财经类其他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财会、审计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参考用书。
陈小英,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高级会计师;硕士、厦门大学会计专业毕业,主编教材《基础会计》、 《财务会计》、《财务技能训练》 、《会计岗位综合实训》、《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成本会计理论与实务》、《税法》 、《基础会计模拟实训》等十余本 ,主持申报的《基础会计》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主要承担《财务会计》、《基础会计》、《基础会计模拟实训》、《会计岗位技能综合实训》、《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税法》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发表论文20多篇;主持省教育厅社科课题两项。
前 言 “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是财会类专业的专业课之一,内容涵盖审计学的基本理论、程序和方法。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主要通过对审计理论和实务的讲解,并辅以生动的案例剖析,使学生掌握审计学的基本理论、程序和方法,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审计理论、审计过程和审计决策,为今后从事会计、审计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为了体现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现实需求,反映审计准则的最新变化,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实践为中心”的原则,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按照财会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我们组织编写了《审计基础与实务(微课版)》一书。 本书具有如下三大特点。 1. 体现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 为了实现“做中学”“学中做”,我们对审计课程进行了创新,把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引入课堂,即教室就是审计现场,赋予了学生注册会计师的特殊身份,实现了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的零距离对接,突出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 2. 基于工作过程设计课程内容体系 根据审计工作流程,将教学内容分十个项目,层层递进,充分展现审计工作的全貌。十个项目分别为认知审计职业、接受审计业务委托、编制审计计划、评估与应对审计风险、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审计、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筹资与投资循环的审计、货币资金的审计、撰写审计报告。系统地展示了审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要领。并在每个项目下设置工作任务。 3. 突出案例教学,实现教学模式创新 每个项目前以“案例引导”引入本环节学习内容,使学生了解本项目学习的主要内容及学习目的,从而全面培养学...
项目一 认知审计职业 1
任务一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2
一、审计产生与发展的基础 2
二、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3
任务二 审计的基本概念 6
一、审计的定义 6
二、审计的特征 6
三、审计的职能 7
四、审计的作用、对象和主体 8
任务三 审计准则 9
一、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 10
二、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 14
三、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指南 14
任务四 审计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 15
一、审计职业道德 15
二、审计法律责任 17
项目小结 19
项目强化训练 20
项目二 接受审计业务委托 23
任务一 初步业务活动 24
一、初步业务活动概述 24
二、确定审计的前提条件是否存在 25
任务二 审计业务约定书 27
一、审计业务约定书概述 27
二、连续审计 29
三、审计业务约定条款的变更 29
四、业务承接时的其他考虑 30
项目小结 34
项目强化训练 35
项目三 编制审计计划 39
任务一 计划审计工作 40
一、总体审计策略 40
二、具体审计计划 43
三、总体审计策略与具体审计计划的关系 44
任务二 审计目标 44
一、总体审计目标 44
二、具体审计目标 45
任务三 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 47
一、审计方法 47
二、审计程序 48
任务四 审计的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49
一、重要性的含义 49
二、重要性的确定 50
三、审计风险 53
四、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和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 54
任务五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查看详情
1. 体现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
为了实现“做中学”“学中做”,我们对审计课程进行了创新,把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引入课堂,即教室就是审计现场,赋予了学生注册会计师的特殊身份,实现了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的零距离对接,突出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
2. 基于工作过程设计课程内容体系
根据审计工作流程,将教学内容分十个项目,层层递进,充分展现审计工作的全貌。十个项目分别为认知审计职业、接受审计业务委托、编制审计计划、评估与应对审计风险、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审计、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筹资与投资循环的审计、货币资金的审计、撰写审计报告。系统地展示了审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要领。并在每个项目下设置工作任务。
3. 突出案例教学,实现教学模式创新
每个项目前以“案例引导”引入本环节学习内容,使学生了解本项目学习的主要内容及学习目的,从而全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审计职业能力,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