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59.8元
印次:1-1
ISBN:9787302646068
出版日期:2023.09.01
印刷日期:2023.09.08
图书责编:王定
图书分类:教材
"本教材旨在及时、全面、准确地传达党的二十大精神,提升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社会认知水平,贯彻落实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党〔2018〕41号)的精神,“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体系,组织编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教材,科学规范教学内容”。本教材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纲,紧密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际情况,主要涵盖心理健康导论、自我意识与培养、学习心理、情绪管理、人际交往、人际冲突管理、压力管理、挫折应对、人格特征与发展、人格冲突与完善、恋爱心理、性心理健康与教育、生涯规划及能力发展、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心理咨询、生命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等多方面内容,既有知识解析,也有生动案例;既提出问题,也提供解决策略;既有理论知识,也有课堂活动。 本教材内容翔实,案例丰富,是一本适用性很强的心理健康教育读本,既可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材,也可供辅导员、班主任等从事学生工作的人员阅读参考,还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自我指导手册。 "
苏小路,女,现就职于西安文理学院应用心理学系系主任,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硕士研究生;曾参与发表《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儿童保健杂志》《科技致富向导》等
前 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全面发展,是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大学生风华正茂,身心发展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但未完全成熟的过渡时期,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给大学生带来机遇和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冲击。环境的适应、学习的压力、生活的烦恼、竞争的加剧给他们带来诸多心理困惑。心理健康是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基石,是大学生顺利度过大学阶段的前提。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如何使大学生保持健康平衡的心态,从容应对各种挑战,不断走向成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任务。 高校要面向本专科生开设心理健康公共必修课,健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结合实际,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规范课程设置,对新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大力倡导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和辅修课程,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一方面,大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存在许多心理困惑以及心理发展方面的问题,需要心理健康知识;另一方面,从教育行政管理的角度也需要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促进大学生心身健康成长,防范校园意外事件。 本教材以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为指引,贯彻落实《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的具体要求,主要涵盖心理健康导论、自我意识与培养、学习心理、情绪管理、人际交往、人际冲突管理、压力管理、挫折应对、人格特征与发展、人格冲突与完善、恋爱心理、性心理健康与教育、生涯规划及能力发展、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心理咨询、生命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等多...
第一章 心理健康导论 1
第一节 认识心理学 1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
二、心理是脑的机能,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 4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特征和心理健康 7
一、大学生心理特征 7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 12
三、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16
四、心理应激和心理弹性 18
第三节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健康 21
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21
二、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21
三、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 22
课后练习 23
第二章 自我意识与培养 24
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 24
一、自我意识的含义 24
二、自我意识的形式 24
三、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26
四、自我意识的评估 27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征 28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及特点 28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影响因素 31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偏差及其调适 32
第三节 大学生健康自我意识的培养 34
一、大学生完善自我意识的意义 34
二、大学生健康自我意识的标准 35
三、大学生健康自我意识的培养 35
课后练习 42
第三章 学习心理 43
第一节 学习心理的实质 43
一、学习的实质 43
二、学习心理的原理 44
第二节 学习的影响因素和策略 46
一、学习的影响因素 46
二、学习策略 48
第三节 大学生常见学习心理问题及调适 50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