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管理学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在我国的高等院校中普遍开设,市场上有关管理学的教材也是种类繁多,但鲜见以现代市场经济为运行平台、体现中国风格与中国特色的现代管理理论方面的教材。本教程系统地阐述了现代管理学的一般理论,侧重于现代管理理论——理论、传导、应用三个层面的关联,以管理绩效为核心范畴,围绕战略与决策、配置与协调的理论主线展开资源、流程、绩效、创新、风险、文化管理等内容,直接体现了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职能,既论证了管理是更重要的生产力,也说明了管理作为第三配置方式的意义与作用。全书依据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基本方法,系统概括与诠释了现代管理理论的一系列概念、特征、类型、原则、方式、模型等,体系新颖、结构严谨、观点明确、论证充分,有新意、有创见,既有高校教材的特点,又有学术研究的意义,不失为一部学习、理解和把握现代管理理论的好教材。 该教程可作为高等院校管理类、经济类专业本科及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具有一定管理实践经验与理论素养的管理人员学习现代管理理论的参考书

前 言 三年多时间,《现代管理学教程》一书终于定稿了。 该教材是笔者自本世纪初以来从事现代管理理论教学、研究与实践的体会、思考、领悟、经验以及创新的概括、总结与升华。2002年7月,本人受聘于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组建国际管理学院,10月5日首批新生入校,在极为特殊的情况下开始了“管理学”的教学。从选用教材开始就发现,当时很多管理学教材是从企业管理学“改造”过来的,留有大量企业管理学的“痕迹”,缺乏理论的一般性,不少概念与范畴,包括一些基本理论与现代管理理论存在差距;还有一些管理学教材既不讲管理学的对象、任务与方法,也不说明管理学的核心概念与理论主线,同时也不分理论的层次性,只是罗列了一堆应用性的内容;也有一些管理学教科书的基本内容不过是泛泛地阐释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好像管理学就局限在这八个字上。面对已有教材存在种种缺陷的现状,本人萌生了自编管理学教材的想法。而管理学教学过程中的两个因素直接引致了本书的启动:一是在大学的讲台上,教授应该拿自己的讲义讲课;另一是2002级以及后来的2003、2004、2005、2006级同学纷纷要求使用老师自己写的教材。于是,艰巨而又艰辛的创作开始了。 承诺是要负责任的。这本书就献给当年那些可爱的孩子们! 现代管理理论在高校的教学与研究时间并不很长,但是,管理工作在各行各业实践中的任务却是相当繁重的,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很多根本性、关键性、长期性、复杂性的问题,其实并不是什么其他问题,而是管理问题。管理是第三配置方式,是更重要的生产力,管理出效率,管理出效益;管理科学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意义与作用绝非等闲,人们对此的认识...

暂无课件

样章下载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    录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管理与管理学 1

一、管理的内涵、特征与类型 1

二、管理的职能、传导与意义 7

三、管理学的对象、任务与方法 10

四、学习现代管理学的意义 17

第二节  现代管理学的核心范畴、理论主线与基本原则 18

一、现代管理学的核心范畴 18

二、现代管理学的理论主线 20

三、现代管理学的基本原则 21

第三节  管理者与管理工作 27

一、管理者的职责、技能与职业化 27

二、管理工作的范围、过程与特征 31

三、管理模式与管理方式 32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35

第一节  古代管理思想渊源 35

一、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35

二、外国古代管理思想 41

第二节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42

一、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基本构架 43

二、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主要特征 46

三、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不足与趋势 50

第三节  西方早期管理理论 54

一、泰罗的规范管理理论 54

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56

三、韦伯的组织管理理论 58

第四节  管理理论的发展与逻辑 61

一、管理理论的发展 61

二、现代管理理论的趋势 64

三、管理理论发展的基本逻辑 67

第三章  管理环境 68

第一节  管理环境要素 68

一、管理环境的内涵、特征与类型 68

二、外部环境 71

三、内部环境 75

第二节  管理环境分析 77

一、管理环境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77

二、外部环境分析 78

三、内部环境分析 81

第三节  环境对管理的意义 84

一、环境对组织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