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39.8元
印次:1-7
ISBN:9787302446460
出版日期:2016.09.01
印刷日期:2020.12.29
图书责编:焦虹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为《大学计算机——计算、构造与设计(第2版)》的配套教材。考虑到读者群的特点,本书在与主教材配套内容之外,还增加了包括系统基本操作、办公软件应用、无线组网技术等有关计算机的基本应用技能的内容。全书内容按照基本操作技能、硬件系统构造、C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4个模块组织,共分10章,内容包括计算机系统基本操作,文档编辑,演示文稿制作,电子表格应用,逻辑电路仿真设计,计算机网络及应用,C程序设计基础,数组、函数和指针,简单算法设计,数据结构基础,以配合主教材进一步加强对自底向上的系统构造过程的理解,提升利用计算机求解问题的能力。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理工类专业本科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C语言程序设计的实验指导教材,也可作为独立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或计算机基本应用操作指导书,供自学计算机技术的广大读者参考。
作者简介吴宁 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与研究工作。任“大学计算机基础”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及“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陕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学习行为大数据分析、智能学习指导与个性化推荐。先后主持国家和省、市等多项科研项目及省、校教改研究项目,编写出版包括***十五和十一五规划教材在内的各类教材10余种。先后获国家和省级教学成果奖、陕西省和西安市科技二等奖、陕西省优秀教材二等奖及多项校级教材奖和教学优秀奖。<!--[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endif]-->
前言 大学计算机——计算、构造与设计实验指导本书是《大学计算机——计算、构造与设计(第2版)》的配套教材,在内容设置上保持了与主教材内容相呼应,又增加了理工类专业本科生应知应会的一些计算机基本应用技能,如操作系统应用、专业文献检索方法、矢量图绘制、多媒体信息处理、办公软件应用、网络命令与无线组网技术、数字证书制作等。 通过主教材及本书的学习,学生在以下4个方面的能力将会得到提升: (1) 对计算机的理解能力。通过对计算机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学习,将会帮助学生理解以下问题: 什么样的问题是计算机可以解决的?什么样的问题是计算机没有能力解决的?亦即计算机的能力边界是什么? 计算机内部有怎样的结构?是怎么工作的?为什么可以同时打开多个“窗口”?为什么大家都希望内存越大越好? 网络上的信息是如何传送的?如何最大限度保证在网络上传输信息的安全性? (2) 构造思维能力。利用仿真软件,通过从基本逻辑门到运算器的构造过程设计实验,了解计算机系统自底向上的构造的思路和方法,具备一定的构造思维能力,培养进行系统设计的重要素质。 (3) 逻辑思维能力和利用计算机求解问题的能力。计算机的工作就是执行程序,我们希望计算机帮我们完成的所有工作都必须用程序语言来描述。学习程序设计,可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够借此真正了解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编程技术,才能说具备了利用计算机求解问题的能力。C语言是最通用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学会C语言程序设计,不仅可以实现各种信息处理,还可以在嵌入式系统开发和接口控制系统设计中大显身手。 ...
目录
第1章计算机系统基本操作1
1.1系统认知与基本操作简介1
1.1.1Windows 基本操作1
1.1.2软件的安装与删除6
1.1.3CPU工况检测7
1.2网络信息检索11
1.3矢量图绘制23
1.4数字音频处理28
1.5数字图像处理32
第2章文档编辑39
2.1Word 201039
2.2Word基本操作与公式编辑40
2.3综合编辑排版42
2.4科技论文排版45
第3章演示文稿制作49
3.1演示文稿的创建与外观设计49
3.2设置动画与建立超链接58
3.3综合实验63
第4章电子表格应用65
4.1工作表建立及基本操作65
4.2公式与函数71
4.3数据处理76
4.4综合实验85第5章逻辑电路仿真设计87
5.1硬件仿真软件使用87
5.2实现一位逻辑门92
5.3实现多位逻辑门97
5.4实现多通道逻辑门102
5.5实现简单运算器110
第6章计算机网络及应用115
6.1网络命令的使用115
6.2构建简单的无线局域网127
6.3使用PGP加密解密/签名验证135
6.4制作使用数字证书143
第7章C程序设计基础153
7.1集成开发环境的使用与基本程序设计153
7.2分支结构与循环结构168
第8章数组、函数和指针182
8.1数组与结构体182
8.2函数192
8.3指针202
第9章简单算法设计213
9.1排序213
9.2查找221
第10章数据结构基础231
10.1线性表231
10.2栈与队列246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