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产管理学(第四版)
感谢您选用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教材!我们为采用本书作为教材的老师提供教学辅助资源。请点击 资源下载—课件下载 微信扫描二维码 下载教学资源。如有疑问请致电010-8347(0332)/(0142)

作者:潘家轺

丛书名:现代管理系列教材

定价:49元

印次:4-1

ISBN:9787302491217

出版日期:2018.03.01

印刷日期:2018.03.12

图书责编:吴雷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现代生产管理学》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并从生产经营战略、生产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和生产系统的运行系统地介绍其主要的决策内容。《现代生产管理学》具有以下特点:内容完整,体系严密,逻辑性强,符合认识规律;理论联系实际,可读性强;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介绍了一些实用的数学模型,使所介绍的管理方法具有可操作性。《现代生产管理学》适合高等院校管理类各专业学生用作学习生产管理学的教材或主要参考书,也可供工商企业的管理层阅读和参考。

《现代生产管理学(第四版)》是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潘家轺教授所著的经典教材,第三版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本书初稿于1993年成稿,1994年2月初版,20多年来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曾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并被选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本书自第二次再版至今已逾六载,蒙各界读者对本书的厚爱,仍不断提出需求。经与清华大学出版社商量,决定进行第三次再版,以满足各界读者的需求。由于第二次再版时,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制造等已进行了较大的补充和修改,本次再版在这方面没有作更多的修改,只是在个别地方和文字上作了一些修正。限于作者的水平,想必书中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批评指正,不胜感谢。 潘家轺 2017年10月生产管理的发展,离不开当代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大环境。现在已是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末尾,与本书第二版出版之时已经过七八年了。本书第二版的内容主要是反映20世纪90年代的情况,书中有一章描述了对生产管理发展前景的展望,尽管书中的展望与今天的发展现实是相符的,但是经过这十年的发展,从理论研究到管理实践,又提出了很多新的课题,也积累了不少新的管理经验,这些都应该及时充实到书中去。同时,中央提出了贯彻“科学发展观” ,要求企业加强研究开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一系列重要指示,这对我国企业管理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些要求应在教材中有很好的反映。本书的第三版就是在这一愿望的推动下启动的。 进入21世纪以来,这十年世界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概括地说,比较突出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1. 节能降耗、保护生态环境,以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的共识。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由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许多自然资源日趋枯竭,环境保护、防治污染和节能降耗...

课件下载

样章下载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第一篇绪论

第一章现代生产管理概述3

第一节现代生产管理基本概念3

一、 关于生产管理和运作管理3

二、 生产管理的研究对象4

第二节制造企业最基本的生产经营活动5

一、 制定经营方针和目标5

二、 技术活动5

三、 供应活动5

四、 加工制造活动5

五、 销售活动5

六、 财务活动5

第三节生产过程组织6

一、 生产过程的概念6

二、 生产过程的构成6

三、 生产过程的组织形式7

第四节生产系统的功能与结构8

一、 用户对产品的要求8

二、 企业经营战略对构造生产系统的影响8

三、 生产系统各项功能相互之间的影响9

四、 生产系统的构成要素9

五、 生产系统的功能、结构与两类要素的关系10

第五节生产类型10

一、 生产类型的分类标志11

二、 不同生产类型生产管理工作的特征12

第六节现代生产管理的特征14

一、 生产管理面临的挑战14

二、 现代生产管理的主要特征15

思考题16

第二章生产管理的发展历史18

第一节泰勒的科学管理法18

一、 泰勒科学管理法产生的背景18

二、 泰勒的管理思想和《工厂管理法》的内容19

三、 泰勒的管理实践21

第二节福特的大量生产方式23

第三节通用汽车公司的生产管理方式24

第四节丰田生产方式25

第五节精益生产方式27

第六节结束语28

思考题29

现代生产管理学(第四版)[3]目录第二篇战 略 决 策

第三章现代企业发展战略33

第一节现代企业发展战略的新内涵33

一、 “保护环境、节能降耗”已成为每一个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33

二、 在...

《现代生产管理学(第四版)》是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潘家轺教授所著的经典教材,第三版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