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45元
印次:1-1
ISBN:9787302570073
出版日期:2021.03.01
印刷日期:2021.03.11
图书责编:刘金喜
图书分类:教材
《工作分析实训教程》以基于仿真模拟的工作分析实训教学体系为基本框架,以基于仿真模拟的工作分析实训教学平台为依托,系统地讲解了工作分析的实务操作;以工作分析的流程为主线,从导论、工作分析准备阶段、工作分析调查阶段、工作分析的分析阶段、工作分析结果、工作分析结果的应用六个模块进行编写,整体教材在对这六个方面基础知识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重点结合基于仿真模拟的工作分析实训教学平台,对各个模块进行针对性的实训操作。《工作分析实训教程》还以具体的企业案例为背景,以工作分析的总流程为导引,借鉴人力资源管理沙盘模拟的设计理念与经营规则,对工作分析的具体活动进行综合训练。 《工作分析实训教程》结构清晰,内容实用,图文并茂,兼具知识性和实践性,适合作为应用型高等院校及高职高专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相关从业者的自学参考书及培训教材。
李丹,女,1970年12月,吉林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系统工程在读博士,长春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副教授。 1991.7-2004.3就职于CCSMM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曾担任过现场工程师、采购部部长、综合管理部部长、人力资源部部长等管理职务, 高级工程师职称,ISO16949系列质量体系内审员。对企业的运营、管理、ISO系列的质量体系认证有丰富的经验。
工作分析不仅是企业人力资源工作开展的基础,也是企业管理的源头,工作分析课程是人力资源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是开拓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新局面的必修课程。本课程是对企事业单位组织目标、工作职责、员工特性进行有效分析的基础,通过课程的教学和实训,使学生掌握工作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在工作分析中应该注意的关键因素,能够在充分、有效调研的基础上编写合理、科学的职务说明书和岗位规范。课程主要任务是要求学生掌握工作分析的方法及工作流程,具备正确运用工作分析及设计方法,掌握工作分析与应用之间的关系,使从业者具备设计组织结构、工作流程、撰写职务说明书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预期教学达到的目标及能力如下:使学生了解工作分析与设计的有关理论和基本概念,明确工作分析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组织层面的岗位分析,业务流程层面,岗位层面的工作分析的基本技能;掌握传统及现代的工作分析的方法。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工作分析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其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一直是工作分析课程教学中需要不断探索与解决的问题,《工作分析实训教程》正是编者对工作分析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成果。《工作分析实训教程》构建了基于仿真模拟的工作分析实训课程教学体系,以该教学体系为指导,以基于仿真模拟的工作分析实训教学软件为依托,对导论、工作分析准备阶段、工作分析调查阶段、工作分析的分析阶段、工作分析结果、工作分析结果的应用6个模块进行知识梳理与实训操作,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与知识的理解,同时能够正确、有效地开展企业工作分析的相关工作。在此基础上以具...
第1章 导论 1
1.1 工作分析课程概述 1
1.1.1 课程开设的任务及目的 2
1.1.2 工作分析课程教学现状 2
1.2 基于仿真模拟的工作分析实训课程教学体系的设计 3
1.2.1 基于仿真模拟的工作分析实训课程教学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 3
1.2.2 基于仿真模拟的工作分析实训课程教学体系构建的目标定位 3
1.2.3 基于仿真模拟的工作分析实训课程教学体系的内容构成 4
1.3 基于仿真模拟的工作分析专业技能实训系统概述 6
1.3.1 系统概述 6
1.3.2 管理员端功能介绍 8
1.3.3 教师端功能介绍 11
1.3.4 学生端功能介绍 16
第2章 工作分析准备阶段 17
2.1 基础知识 17
2.1.1 工作分析的目标 18
2.1.2 工作分析实施计划 19
2.1.3 工作分析小组 20
2.1.4 有效收集信息 23
2.1.5 信息收集的内容 23
2.1.6 信息收集的方法 25
2.2 实战训练 26
2.2.1 明确工作分析的目的 27
2.2.2 制订工作分析的实施计划 29
2.2.3 组建工作分析小组 30
2.2.4 收集分析相关资料 32
2.2.5 分析信息收集类型 32
2.2.6 确定信息收集的方法 33
第3章 工作分析调查阶段 35
3.1 基础知识 35
3.1.1 访谈法 35
3.1.2 观察法 37
3.1... 查看详情
内容全面,为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提供全方位服务,有助于学生夯实基础,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
框架简明易懂,以实战训练内容为主线,紧密结合学科的教学特点,由浅入深地安排章节内容。
教材内容与教学软件相结合,便于授课与理解。教师可通过相关软件实时指导学生,学生可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自我训练。
以学生发展为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减少理论知识灌输,提供现实模拟案例,使学生更快地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在实际中的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