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这部著作的特殊性,为了比较好地理解它,那么像对英国读者一样,就这部著作及其作者也要对中国人和中国的读者在开头多介绍两句。 实际情况是,这部著作是由一位受不同文化熏陶的人所撰写的。因为,该著作打算描述的38年的独特职业经历,部分带有自传性质,部分涉及法律方法论。尽管我的生活远非典型,但是这种经历——我自己的经历——是独特的。因为我是一名学者,但是我也从事法律实务,我结合了法律职业的两个方面,而且我不是在一个国家而是在许多国家从事这两个方面的工作。我是在民法传统中长大成人,然后在普通法中接受教育。在超过25所法学院和几家法院中,我花费了毕生大部分时间尝试把一种法律传统向另一种法律传统的当事人、法官和学生进行解释。对我来说,这种语言、教育、漫游在不同地方和思想上的复杂经历是由同样的复杂背景所注定的。
前言 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是最高的科学。可是在某种方式上,学术生活现今已成为政治的最低形式,学术的低赌注令人惊奇地引发了强烈的敌视,而且学术有时甚至是次要人类活动。低回报和逐渐衰落的社会地位大概是原因之一; 经常因于政治正确的过度敏感是又一种原因; 为了人们生存的乞讨,即现今委婉地称之为募集资金是分散教学与研究的原因之三; 而且不论是越来越好还是越来越坏,都正在对现今教什么和如何教产生影响。现实导致的越来越差的创业氛围,使得更多的现代大学行政管理交给了牛津和剑桥大学外行的教师,不像在美国委托给内行。毫无疑问,今天的教授地位几乎无法类似20世纪之交的德国或法国的教授职位,而100年前,在众多国家包括在美国,人们把教授职位树立为理想。除了近来已取得教授职称的那些人外,教授地位到处的衰落是显而易见的。 然而,涉及自觉追求跨国法的比较高级的法律政治活动是存在的。无论如何,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这涉及在19世纪主权国家所造成的显然不同的制度之间搭架桥梁。当不宽容力量再次增强,寻找共同的基础能够帮助建立开放的思想,并时常促进宽容,那么在不同制度之间乃至文化之间架设桥梁是一项复杂和崇高的任务。为打破民族主义时代建立的藩篱,需要聪明才智和强大力量,这也正是知识上的挑战——不仅需要法律上的,也需要政治上的。最终,英国鼓励不同的立法机关之间的密切工作关系乃实践之需。尽管就欧洲大陆而论,学者和法官的合作有着备受推崇的历史传统,然而,相对来讲,在英国为英国法提供新的维度的这种法官与学者合作情况,确实是新现象。 一门学科的教学从来不能脱离其时代而进行。假使一门学科是一个时代的大格局并且是适...
题记5
中文版序7
序言19
前言23
致谢25
第一章反思比较法的现状(Ⅰ)英雄暮年
(一) 穷舍与富邻
(二) 衰落
1. 缺乏明确的专题、发人深思的论文和新方法论
的创新
2. 英美的比较法学家
3. 留下一种研究方法
4. 思想观念衰落的终曲
第二章反思比较法的现状(Ⅱ)英雄之死和
社会需求的时代
(一) 策略的出现
(二) 持久的拉贝尔方法
1. 单一主义
2. 静态
3. 过程
4. 忽视公法
(三) 功能实用性: 多些同类药
(四) 旧(不良的)做法和新(愚蠢的)威胁
1. 欧洲中心主义: 一种缺陷?
2. 后现代主义的模糊
3. 窒息的拥抱
4. 新旧学派的共同错误
(五) 从英雄到当代全球化运动
第三章福音书与布道者之名望的传播
(一) 追求的目标
1. 语言的重要性
2. 引用的人们在哪里
3. 溢美的名望
(二) 告诫与解释
(三) 若干原始数据
(四) 吸取教训
1. 教训之一: 需要向下调整引用,对每位作者
个别注意
2. 教训之二: 比较法中的名望和遗产
3. 教训之三: 学派引用和推动的力量
(五) 德国的状况
1. 实证法传统
2. 主流的法律解释方法
3. 比较法材料的竞争渊源
4. 立法改革领域的比较法
(六) 南非事例
...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