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59元
印次:1-8
ISBN:9787302592273
出版日期:2021.10.01
印刷日期:2024.09.03
图书责编:张龙卿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塑造和基本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培养,从认知深化、文化熏染、精神培育、技能实践四个方面,分四篇十四个模块,讲授了劳动及劳动教育、劳动分工与劳动组织、劳动权益保护的基本知识,中国劳动文化发展及其主要内容,以及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的深刻内涵与培育途径,从家庭劳动、学校劳动、社会劳动、职场劳动四个维度设计了劳动实践项目。本书特点是遵循高职学生成长规律和高职教育规律,各单元采用案例导入、知识讲授、活动与训练、探索与思考的结构,插入必要的案例和阅读材料,形成触发思考,强化认知,实践内化,巩固提升的内容逻辑,达到可教、可读、可学、可练的目标。本书体系完整,内容新颖。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教材,也可作为日常生产生活劳动实践的指导用书,还可作为劳动知识与劳动技能训练的参考资料。
王开淮(1974-)男,重庆开县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教授。曾任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团委书记,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党办主任、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助理、四川省隆昌市(挂职)副市长,2014年至今担任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2014 年获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四川省人民政府),主编《应用文写作》《求学之道—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校园生活指南》教材,副主编《大学语文》《大学生法律素质拓展教材》
前言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诚然,由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家庭教育观念、学校教育观念的滞后,一些青年学生不想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还存在,因此,加强青年学生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时代所需。《意见》的颁布适逢我国即将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之际,对于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提升劳动在综合育人方面的价值,从而培养大批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既要发挥实习实训在劳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强化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教育,也要遵?劳动教育和青年学生的成长规律,在提高学生劳动认知的基础上,向他们授予必要的劳动知识,组织一定的劳动实践,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内化,从而使学生提升劳动意识、劳动能力,并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为此,高职学段的劳动教育教材不仅要可教可学,还需可读可思,可用可练。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背景和认识,我们试图提供一本高质量的高职劳动教育教材,既可作为劳动课程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师生课余阅读和劳动实践的指导用书;既注重劳动知识的传授,也注重劳动文化的熏陶;既注重劳动技能的训练,也注重劳动习惯的养成。为此,本书分四篇构建内容,即认识篇、意蕴篇、精神篇、实践篇,各篇下设相应的模块和单元。各单元采用案例导入、知识讲授、活动与训练、探索与思考的大体结构,插入必要的案例和阅读材料,让学生由案例引发思考,探究劳动的基本知识,再通过一定的活动与训...
模块一 劳动与劳动观 3
单元一 劳动概述 3
一、劳动的含义和分类 4
二、劳动与人类社会发展 6
三、劳动与个人自由全面发展 8
四、劳动与中国梦 10
单元二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12
一、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概述 13
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新时代的发展 15
三、树立科学劳动观的重要意义 16
四、如何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17
单元三 新中国的劳动教育 19
一、劳动教育概述 20
二、新中国劳动教育的历史发展 22
三、开展劳动教育的意义 23
模块二 劳动分工与劳动组织 26
单元一 劳动者、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 26
一、劳动者与人力资源 27
二、劳动者必备素质 29
三、人力资本开发 29
单元二 社会劳动分工 32
一、劳动社会化和产业分工 33
二、职业变迁 34
三、劳动组织 36
单元三 劳动基本制度 38
一、制度与劳动制度 39
二、就业制度 40
三、劳动工资制度 42
四、劳动保障制度 43
模块三 劳动与青年大学生成长 46
单元一 劳动与青年大学生全面发展 46
一、劳动——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要求 47
二、劳动——服务社会及体验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 48
三、劳动——培养吃苦耐劳、团结?作精神的重要方式 49
四、劳动——学习生产技能,提升职业技能和素质的必要措施 50
五、劳动——进入社会安身立命的基础,美好生活的源泉 51
单元二 珍惜当下,做合格劳动者 53
一、热爱学习,树立职业理想 54
二、积极实践,练就过硬本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