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图书详情
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第3版)
作者:窦胜功、卢纪华、周玉良
丛书名:21世纪经济管理类精品教材
定价:36元
印次:3-7
ISBN:9787302281849
出版日期:2012.03.01
印刷日期:2015.12.30
本书共分为理论篇、管理篇、开发篇和战略篇四部分,分别介绍了人力资源的基本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与方法;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与途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等。书中特别突出了人力资源的开发,介绍了许多实用性与操作性较强的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内容和方法,对学生和实际工作者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另外,为了强调战略人力资源的重要作用,作为第3版,本书特别增加了第四篇,专门介绍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核心理念、职能与特征、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等。 本书主要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管理类专业的本科生,也可作为硕士研究生、MBA、EMBA的教材及相关企业、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人力资源工作者的参考读物。
more >使 用 指 南 一、教材特色 本书的定位是提供一本适合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使用的、涉及知识面比较广泛的专业基础课教材。也可作为MBA(EMBA)、各级各类党校、干校(职业经理人)、工商企业、政府机关、社会团体的培训教材。 本书的编写设计旨在让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既能把握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基本体系、内容、规划和实际操作方法,又能与自己所学的经济管理知识联系起来思考一些问题。为此,本书呈现出与传统教材以及现有同类教材不同的几个特色。 (1)在结构上,本书根据我国工商企业、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实际,特别是总结作者多年来教学与社会实践和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经验,将全书的内容分为理论篇、管理篇、开发篇和战略篇四部分。理论篇介绍了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一系列重要概念和重要原理,特别是目前最前沿的有关理论;管理篇介绍了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系列内容和方法,包括工作分析、人员招聘、人力资源配置、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和人力资源保护等;开发篇介绍了人力资源开发的含义、目的、规律、内容、途径、方法,介绍了人员激励、人员培训与人才的自我开发;战略篇是第3版新增加的内容,是第3版的突出特色,主要介绍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实施。全书体系完整、简洁、明快、严密。 (2)在写作思路上,本书体现出理论、规则、实际操作与案例的有机结合。以理论解释规则和操作,以案例来体现规则的适用,并突出讨论一些工商企业、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中的实际问题,以加深对理论和规则的理解与把握。 (3)在内容上,本书在传统的注重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上,更注重人力资源潜能的“开发”及其相关理论的综合应用。因为,人力资源“管理”只是把“人”的要素组成最佳状态,只有“开发”,才能从更深层次上挖掘人力资源的潜能。本书特别提出了个体自我开发的规律、技巧与方法。 二、使用说明 现代教育理念既重视和鼓励学生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批判性思维,这对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因为教学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传输,更需要启发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分析问题,培养新型的思维方式。鉴于此,本书在系统介绍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理论、原则、内容、方法之外,还设计了专题案例以及思考题来帮助学生拓展思维。 (1)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有关理论。理论告诉我们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背后的原因,有助于对现行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制度进行评价,对未来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作出预测。理论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指导实践,真正有益于实践并指导实践的是理论。因此,学生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是技术与人文相融通的学科,这些方面的理论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许多新颖的理论不断涌现出来。作者本着与时俱进的态度介绍了大量新理论。教师在使用时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有针对性和选择性地讲解本书中涉及的诸多理论。 (2)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开发既是本书的特色,又是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以往教学中每讲到此处都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人力资源的潜能、潜能开发的目标、规律、内容,特别是潜能开发的诸多具体方法都引起学生的强烈共鸣,以致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无论对个人的人生成长,对事业的发展,还是对工商企业、政府机关、社会团体的人力资源管理,都有着顿开茅塞之效。但这一部分需要授课教师有较多的社会实践和亲身经历,这样讲授起来会更加真实可信。 (3)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更高层次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理念与实践。作为本科层次的学生,可以侧重于让他们树立起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作为研究生以上层次的学生,可以侧重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探讨与应用。 (4)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专题案例。本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教学案例贯穿全书。案例多是突出理论前沿问题或集中分析焦点问题,它为学生铺垫了一个真实的环境,帮助学生用所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理论、规则来应对现实问题,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同时又经由现实问题反思现有概念、理论和规则的不足,帮助他们形成、完善和提升从实践中归纳、提炼、升华出新鲜理论的意识。 (5)复习思考题。因为本书内容通常是本科生到大三或大四才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他们已有了大量先修课程的知识,所以,一般都有能力做到识别学习重点。教师在课堂上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计划告诉学生应掌握的重点。因此本书设计了一些复习思考题让学生预习或复习时使用。有的思考题是基于教材内容的引申性话题,可以促进学生在学习之后举一反三,并且跟踪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最新动态;也有部分题目是检验学生能否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师可将这些题目作为作业题、辩论题、课堂讨论题、小组研究题等使用。 三、教学建议 在教学时间方面,本书适合用于两(40学时)到三(60学时)个学分的教学。 在教学对象方面,本教材实用范围比较广泛,既适用于本科生,也适用于硕士研究生、MBA(EMBA),还可以用于各级各类党校、干校(职业经理人)培训。 当教学对象为本科生时,建议对本书作全面性的较为细致的讲述,以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建议教学突出对学生思维深度和广度的训练,鼓励学生侧重于对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基本理论、原理、操作方法的理解与把握,并学会应用,鼓励他们多问、多想、多发言。鉴于本科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环节,所以要注意避免学生思路过于发散和脱离实际,通过评论、建议和提醒来适当引导他们集中于对最本质问题的思考。 当教学对象为MBA(EMBA)学生时,一方面这些学生大都有着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他们学习的目的是侧重于实际应用。因此,建议教师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有所侧重,对于与工商企业管理密切相关的部分,如人力资源开发的方法、工作 分析、人员招聘、绩效考评、薪酬管理、人员培训等可相应增加授课时间,也可适当补充一些与企业管理有关的案例。在教学时,不妨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理论规则与管理实践结合起来思考,例如让学生在课堂上结合本企业的实际作专题演讲和实际操作 练习。 当教学对象为非MBA的经济管理类研究生时,由于这些学生和MBA学生相比更加侧重于研究,教师可适当侧重于一些理论性强的内容。例如,人力资本理论、人性假设理论、人力资源投资理论、人力资源收益理论、人力资源测评理论、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等。本书涉及的一些内容是比较基础性的,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增加一些有深度的阅读材料。教师可从本书或其他资料中筛选出一部分有一定研究价值的题目分配给学生,让他们分别进行专题研究,可作为作业,也可作为考试的一部分。研究成果可在课堂或课后进行交流。 当教学对象是各级各类党校、干校(职业经理人)、政府机关、社会团体学员时,因为这部分人大都是企业的领导,有着长期丰富的实践经验,有着自己的独立见解,因此对他们来说,使用本书应侧重于适应现代管理的前沿理论的讲解和传授,以提升他们的理论水平,开阔他们的理论视野;而在人力资源管理(实务)方面,则侧重于一些新方法、新经验的介绍及其典型案例的深入剖析;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则侧重于从实际出发的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途径与方法。鉴于这类学员层次比较高,往往是单位中高层领导和管理人员,所以对他们要特别注重和强调树立起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并探讨和相互交流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 编者 2012年1月 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第3版) 使用指南 IV III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