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55元
印次:1-1
ISBN:9787302399339
出版日期:2016.01.01
印刷日期:2016.01.18
图书责编:左玉冰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是清华大学出版社“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精品教材”中的重要著作,可作为人力资源、劳动保障、劳动经济、劳动关系等专业本专科、研究生的主干课教材,也可作为相关工商管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国民经济管理、应用心理学等专业的教材和企事业单位培训教材、业务参考书。本书分为总论篇、宏观篇、微观开发篇、微观管理篇四部分28章,特点如下:①内容丰富,体系完整,注重基本理论和宏观分析,知识前沿;②结构严谨,阐述清晰,附有小结、概念、思考题等,方便老师与同学使用,讲求教学效果;③贴近管理实践,注重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技术与方法,有大量案例,实用性强。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博导暨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经济人才研究会副会长。国内最早从事人力资源研究与教学的著名专家,长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经济学、职业生涯规划、就业理论与政策、工资薪酬管理、职业教育培训、人才选拔与开发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培训。教学与教材方面,在国内高校首开人力资源课程已23年,出版教材、专著、工具书40余部,论文100多篇。《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教材与课程获得“十一五”规划国家高校规划教材、国家级精品课程、北京市精品教材奖、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优秀成果等奖项;人力资源分支课程教材与相关内容成果获得中国图书奖、北京市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北京市精品教材奖、中国人民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相关会议论坛优秀成果奖等奖项。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通论 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前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当今世界与中国非常热门的研究与应用领域,是宏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这一领域的重要性,人力资源学科在这20年里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我国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大学已经有数百家。我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恢复高考第一届的77级大学生,就读的是当时唯一研究人的经济管理学科专业——劳动经济学,在校期间和毕业后从事教学研究工作中努力学习和多方思考“人”的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与我的导师、我国著名劳动经济和人力资源权威专家赵履宽教授合作写作了我国第一篇人力资源方面的论文。80年代中期以后,我开始研究构思人力资源的科学体系,经过收集资料、反复修改,于1986年写作《人力资源概论》的教材,时隔数年后的1991年在中国劳动出版社正式出版。该教材是我国最早的三本人力资源教材之一,是我的第一部个人著作。改革开放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学科的发展有着越来越大的需要,80年代中期的“四大改革”就有三个是劳动人事领域的,劳动合同制、优化劳动组合、全员合同制、机构精简等,都使得高校和社会相当重视人力资源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大规模出口、劳动力大规模流动转移、加入WTO、近年的自由贸易区设立等,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在不断推进,为人力资源学科的发展进一步注入了动力。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的管理学教育大力引进发达国家的内容,最有代表性的是“哈佛商学院”教材的大量翻译和移植,人力资源管理也随之得到较多的重视。加之国家90年代后期在高校专业设置方面进...
第一篇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总论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财富的源泉——人力资源
一、 人的基本属性
二、 “人”作为资源
三、 人力资源的地位
四、 人力资源与经济的关系
第二节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辨析
一、 人力资源开发的含义
二、 人力资源利用的含义
三、 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
第三节人力资源成为一门科学
一、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思想的发展
二、 相关学科对人力资源学科的影响
第四节搞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意义
一、 有利于把人的压力转化为财富
二、 有利于完成改革的艰巨任务
三、 有利于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四、 有利于塑造现代劳动者
五、 有利于塑造现代组织
六、 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进一步腾飞
第二章人力资源的基本范畴
第一节人力资源总析
一、 人力资源的概念
二、 人力资源运动
三、 人力资源的特点
第二节人力资源的复杂性
一、 个人条件的多样性
二、 个性人格的差异性
三、 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四、 人文背景的广阔性
第三节人力资源结构
一、 人力资源结构总析
二、 人力资源的自然结构
三、 人力资源的社会结构
四、 人力资源的经济结构
第四节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活动
一、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环境
二、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体系
三、 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特征
第三章经济学视角的人力资源
第一节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一、 人力资源数量
二、 人力资源质量
三、 人力资源总量
第二节人力资源投资
一、 人力资源投资的基本范畴
二、 人力资源投资项目与收益
三、 人力资源...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