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文本分析与应用教程

作者:李睿、贺莺

丛书名:全国翻译专业本科系列教材

定价:75元

印次:1-5

ISBN:9787302512400

出版日期:2018.11.01

印刷日期:2023.07.19

图书责编:刘艳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共有10 章,选取了访谈、演讲、报告、社评、新闻等多种文体。所选话题紧密结合 时代发展,涉及知识面广,用语生动自然,旨在为学生提供最前沿和最地道的信息输入和语 言素材。本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通过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来构建基本的商务知识框架,培 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网络搜索能力、理性思维能力和语言逻辑表达能力。 本书适合英语专业和翻译专业学生使用,也适合作为了解外媒对世界和中国经济形势看 法及基本商务翻译技巧和知识的参考资料。 本书部分内容配有视频,请点击以下链接进行下载学习(提取码:t9uc):https://pan. baidu.com/s/1ub2FFBB4Tcbk-FPqS66U3w。

精彩片段:“心为何物?心与物是何关系?身在其间又起到何种作用?古往今来,中外哲人对这些问题不知绞尽了多少脑汁,倾注了多少心血,试图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孟子、荀子、王阳明、笛卡尔、斯宾诺莎等不过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而已。……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较好地解释了心物之间的关系,即以“身”(互动性体验)为基础,通过意象图式以及概念隐喻等认知机制,弥合了物(外界现实)与心(范畴、概念、意义、语言)之间长期难以逾越的鸿沟。”“感觉是人类最基本的身体经验,我们可以推断,英汉两种语言自古及今都存在着以感觉经验为基础的隐喻投射,只是随着时代的更替而逐渐发展变迁而已。比如,“温度喻事体的状态”这一投射在古汉语中就比较普遍,“墨翟之徒,世谓热腹;杨朱之侣,世谓冷肠。”(《颜氏家训•省事》)“门前冷落车马稀”(白居易《琵琶行》)“仕宦五十年,终不慕热官。”(陆游《感遇》)等都是古代基于上述这一隐喻投射形成的典型隐喻表达,用来喻指情感、态度、权势等方面的状态或变化。”同行评价:“这是一部从认知的新视角对英汉概念隐喻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而主题为五官感觉范畴又使一般读者觉得亲切明白,愿意有兴趣地读下去。书中材料翔实、考察全面,分析清楚、论证严密。”——周流溪“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本书体大思精,言辞在理,反映了作者心思缜密,鞭辟入里。藉此,我愿投砾引珠,力荐广大读者共同品鉴,必将会受益良多,不仅学会分析的方法,还能发现科研的规律,加深理解的深度。”——王寅

前言 “商务文本分析与应用”是西安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本科二年级的 专业必修课,与翻译专业“文化平行文本分析与应用”“时事平行文本分析 与应用”形成梯级课程,授课时长为一学期。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构建基本的 商务知识框架,引导学生使用微观和宏观经济原理反思日常经济现象,培养 学生的阅读、理解、思考、书面或口头表达等多项技能,并提高他们的分析 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为高年级阶段学习商务笔译课程 打好基础。本书提炼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当代经济和金融方面的话题,选 取访谈、演讲、报告、社评、新闻等多种文体,借助互文性理论,指导翻译 专业低年级学生对平行文本、可比文本进行观察、分析,形成对商务术语和 商务文本中英表达范式差异性的基础认识。 本书共分10 章,按照一学期18 周、每周6 课时计算,每章计划教学时 长为一周至两周。本书的编排思路如下:编者首先从每章甄选的主题出发扩 散出相关的话题,然后针对各相关话题选择单语文本、平行双语文本或可比 文本,目的是使学生从篇章理解、术语学习、商业背景知识构建过渡到各种 商务口笔头输出,从理解逐步深入到应用。 在全球化背景下,新世纪对学习双语或多语的中国人的语言交流能力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单语种的传统教学突破自我,运用语言资源管理 的整体思维,从受教育者的语言权利和语言发展出发,以“家国情怀”和“民 前言 II 商务文本分析与应用教程 族认同”为基石,增进国际理解,开阔“世界胸怀”。本书英文文章均出自 近年来《经济学人》《华尔街时报》《金融时报》《哈佛商业周刊》等欧美 国家的主...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Contents

Chapter 1 Marketing Strategies .............................. 1

Pre-reading Activities ..................................................................................2

Part 1: Case Study of KFC ..........................................................................2

Part 2: Case Study of Hai Di Lao ..............................................................12

Part 3: Case Study of Disneyland .............................................................17

Part 4: Case Study of Promotional Strategies ..........................................22

Business Application .................................................................................30

Chapter 2 Corporate ... 查看详情

精彩片段:
“心为何物?心与物是何关系?身在其间又起到何种作用?古往今来,中外哲人对这些问题不知绞尽了多少脑汁,倾注了多少心血,试图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孟子、荀子、王阳明、笛卡尔、斯宾诺莎等不过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而已。……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较好地解释了心物之间的关系,即以“身”(互动性体验)为基础,通过意象图式以及概念隐喻等认知机制,弥合了物(外界现实)与心(范畴、概念、意义、语言)之间长期难以逾越的鸿沟。”

“感觉是人类最基本的身体经验,我们可以推断,英汉两种语言自古及今都存在着以感觉经验为基础的隐喻投射,只是随着时代的更替而逐渐发展变迁而已。比如,“温度喻事体的状态”这一投射在古汉语中就比较普遍,“墨翟之徒,世谓热腹;杨朱之侣,世谓冷肠。”(《颜氏家训•省事》)“门前冷落车马稀”(白居易《琵琶行》)“仕宦五十年,终不慕热官。”(陆游《感遇》)等都是古代基于上述这一隐喻投射形成的典型隐喻表达,用来喻指情感、态度、权势等方面的状态或变化。”


同行评价:
“这是一部从认知的新视角对英汉概念隐喻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而主题为五官感觉范畴又使一般读者觉得亲切明白,愿意有兴趣地读下去。书中材料翔实、考察全面,分析清楚、论证严密。”——周流溪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本书体大思精,言辞在理,反映了作者心思缜密,鞭辟入里。藉此,我愿投砾引珠,力荐广大读者共同品鉴,必将会受益良多,不仅学会分析的方法,还能发现科研的规律,加深理解的深度。”——王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