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国经野:小城镇空间规划
第一,清华教学改革立项资助;第二,中国土勘院、中城院以及同济、天大等专家推荐;第三,教师因材施教、学生理性和灵性结合发挥的作品集;第四,顿悟般的“学生课后感言”摘录。

作者:于涛方 吴唯佳 等

丛书名:清华大学建筑 规划 景观设计教学丛书

定价:88元

印次:1-1

ISBN:9787302576761

出版日期:2021.05.01

印刷日期:2021.05.06

图书责编:张占奎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一,内容:①课程组织和教学目的;②基于“尺度关联-知识统筹”的小城镇教学探索;③畿辅地区的石佛镇小城镇规划设计作业集;④京郊地区的周口店镇小城镇规划设计作业集。 第二,特色:①教学案例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②教学内容上,突出了设计课的专题研究和规划设计内容。同时该设计课对国土空间规划语境下的小城镇规划设计课做了全国层面领先的教学探讨。 第三,读者主要对象:高等院校建筑学、城乡规划学、景观园林学等本科生;以及全国从事规划设计规划研究的从业者。

于涛方,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长期从事城市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城市经济学教学和研究工作。2000年以来,出版著作3部,在著名期刊杂志等发表学术论文近130篇,第一作者70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得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地理学会等各类优秀论文奖6次,主持和参与若干项国家基金课题。

序言 本作品集是清华大学本科生四年级“小城镇规划设计 课”2017年、2018年课程基础上统筹整合而成。这两年的 设计对象都是建制镇,而且都是京津冀协同背景下,选址在 关键区的小城镇样本,一个是畿辅地区、雄安上游的传统产 业集群小城镇,一个是京郊地区浅山区、山水相间、文化荟 萃的世界文化小镇。 中国的小城镇规划处于一个快速的变革时期,传统基于 总体规划的范畴开始转向基于“生态文明”的国土空间规划 的范畴。规划不仅仅关注生活和非农生产的建成环境,而且 更加注重山水林田湖草等非建设空间,或者具体来说,生态 空间、农田空间的保护和利用。 《体国经野:小城镇空间规划》反映的是这种变革之际的 小城镇规划。“体国经野”一词出自《周礼·天官》。其经典 的解释是把都城划分为若干区域,由官宦贵族分别居住或让 奴隶平民耕作,后泛指治理国家。在这里,一方面,体国经 野作为治理国家的广义涵义,在小城镇规划里,贯彻“小城镇、 大问题”的不变要义,将规划深刻地理解为国家治理的一个 重要的工具;另一方面,从狭义规划的角度,体国经野概括 了“小城镇规划设计”的“建成环境(国)”诗意栖居的营造 和促进,以及“山水林田湖草(野)”的保护和空间秩序提升。 课程教学组织和题目选择 始于2009年,清华已连续开展了10年的研究生课程“专 题设计一:空间规划”并出版了《空间规划Ⅰ》(清华大学 出版社,2017年)、《空间规划Ⅱ》(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 体国经野:小城镇空间规划 II 年)等作品集专著,2013年城市规划专业...

暂无课件

样章下载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录

第1章 知识统筹·尺度关联:小城镇规划设计课教学探索 1

1.1 新时期小城镇设计教学面临两大挑战 2

1.2 “知识统筹·尺度关联”理念下的小城镇规划设计studio教学探索 4

1.2.1 “知识统筹”和“尺度联动”的studio教学框架探索 5

1.2.2 经济学等在地方—区域逻辑、特质判断等方面方法论应用 8

1.3 地方—区域尺度联动:战略—总体—专项—详规—设计—行动的

空间规划教学探索 15

1.4 结论:小城镇规划设计studio教学中两个其他问题 16

第2章 畿辅地区安国市石佛镇总体规划 19

2.1 石佛镇:一个冀中南平原地区小城镇发展原型 20

2.2 模型构建、学理阐释:石佛镇小城镇规划专题研究 25

2.2.1 专题一:“京畿—山川”模型区域分析 25

2.2.2 专题二:新古典经济学模型视角的泵业产业集群研究 29

2.2.3 专题三:不确定性应对及收缩和异地城镇化聚焦的弹性情景模型 43

2.2.4 专题四:人口及公共品供需专题 59

2.2.5 专题五:就近城镇化模型解释 71

2.3 方案一:国野之城——异地城镇化、精明收缩 91

2.3.1 总体规划战略 91

2.3.2 总体规划定位 93

2.3.3 总体规划目标 93

2.3.4 产业路径情景 94

2.3.5 总体规划规模预测 95

2.3.6 镇域空间规划 100

2.3.7 镇区空间规划 115

2.3.8 “城更像城,乡更像乡”...

本书以清华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小城镇规划设计课教学成果为基础进行总结提炼,选取课程的两个点,一个在雄安新区的上游,一个在北京的房山区,这两个建制镇的选择具有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背景意义。本书内容充实、图文并茂、可阅读性较强,适合高等院校建筑学、城乡规划学、景观园林学等本科生;以及全国从事规划设计规划研究的从业者阅读参考。本书书稿中图片较多,部分章节有公式,文字较为简练,建议加工编辑注意整理好图片、公式和文字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