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3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417248
出版日期:2016.04.01
印刷日期:2016.03.18
图书责编:张莹
图书分类:零售
数学实质上是人们常识的系统化。数学的发展依赖于数学家的创造,数学学习要重视亲身体验,其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在本书中,作者就如何培养数学优秀生,用学生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再创造做了详细的讲述。
金荣生,教育硕士。上海市北中学教学处主任、校长助理。上海市数学特级教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浙江省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全国数学联赛优秀教练员,全国特色教育先进个人等荣誉。指导多名学生在中国数学奥林匹克比赛和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中获金牌和一等奖,在《数学通报》、《数学教学》等杂志发表论文20多篇,主编《数学:引导学生创新》,参编《挑战IMO:数学奥林匹克十八讲》等书籍。
我们正处在这样一个时期,传统的教育理论在相当程度上仍然影响着我们的教学实践,而引进的多种现代教育理论,在给我们带来启示与借鉴的同时,尚难以通过与中国教育实践的整合形成体系。所以,努力创造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就成为深化教育改革的迫切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进一步提高我国基础教育水平,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一方面是推进教育公平,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另一方面是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国基础教育的规模发展已经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接受教育的机会公平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是接受保证教育质量的机会公平问题依然突出,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已经从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成为今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着力点。提高教育质量,重要途径是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基础教育将以继续深化课程改革为重点,坚定不移地推进基础教育领域的各项改革,不断提升教育的整体水平。中国的教育事业正伴随着社会的变化经历着艰难的转型。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有着这么多的利益相关体,引起社会这样广泛的关注;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人们借鉴国内外各种教育理论,从不同的视角来审视中国的教育问题;更没有像今天这样,每一种教育主张的提出,都会产生多种反响,引起不同的评价。这是社会转型期活力的张扬,也是社会转型期发展的困惑,归根结底是对教育工作者如何正确地回答中国面临的诸多教育问题的挑战。历史经验证明,由于社会转型期提出的教育问题最多,所以,也最需要和最可能有一批教育工作者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来进行回答,能够回答其中一个或者几个问题的人,就是教育家。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正...
前言Ⅲ
第1章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1
1 探究性学习,一种优秀生的培养策略2
11优秀生的培养模式2
12国内外数学探究性学习的研究现状5
13数学优秀生的学习特点7
一个源于Weierstrass函数的数学问题8
2数学课堂内的探究性学习9
21数学概念课的探究教学10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11
22数学命题课的探究教学14
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15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19
23数学解题课的探究教学24
距离25
3在小课题研究中体验“亚研究”的过程28
31确定研究课题28
32寻找研究策略29
33交流研究结果30
关于四边形重心坐标的讨论31
人民路红绿灯设置合理性研究35
第2章做一个热爱数学的学生43
1兴趣,学习的动力源泉43
11数学,理性的艺术43
怎样证明3<π<4?46
12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47
神奇的黄金分割49
目录13好玩的数学50
“我爱你”的逆否命题53
14大哉,数学之为用54
最优逃生线路56
2 提问,创新的起点58
21质疑58
同年同月同日生的概率究竟是多少?62
22类比67
三项式定理71
23归纳73
关于sinnx展开式的猜想76
24考虑逆向问题77
记一堂数列探究课81
25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84
证2003年联赛不等式题的多种方法88
求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区域的一种新方法90
线面垂直判定定理的一种新证法91
一道数列题的多种解法91
26生活中的问题92 ... 查看详情